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菲特的成功投资(二)——盖可保险

(2015-06-27 15:24:35)
标签:

股票

巴菲特

投资案例

富国银行

分类: 巴菲特之道

1公司发展历史

盖可保险公司,全称为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成立于1936年。创始人利奥.古德温是一名保险会计,他设想成立一家向低风险驾驶员提供保险的公司,并通过寄信的方式销售保险。

古德温邀请瑞亚作为合伙人。古德温持股25%,瑞亚持股75%。后来,由于公司更换地址,瑞亚决定卖掉股份,于是戴维森决定联系买家。戴维森找到华尔街律师克里格帮忙找买家,克里格找到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格雷厄姆决定以72万美元买下瑞亚一半的股份,克里格和戴维森则买下另一半。由于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是个合伙企业,持股数量不得超过10%。这样格雷厄姆将超出的部分卖给公司的合伙人。

戴维森在创始人古德温的邀请下,于1958年出任公司董事长,并领导公司直到1970年。公司将汽车保险覆盖人群扩展到专业人士、管理人士、高科技人群和行政管理人员。盖可的市场占有率从15% 提高到50%

1960-1970年,公司保费收入对盈余比达到5:1,这个比率测量的是保费收入相对于保单持有人的索赔。

但到20世纪60年代末,盖可的光芒开始黯淡。1969年,公司宣布低估储备金,额度是1000万美元,公司开始亏损。下一年公司再次低估储备金2500万美元,并在1920年出现灾难性亏损。

1970年,戴维森退休,他的位置有律师克里格接任。

1973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降低核保标准,首次将蓝领工人和21岁以下驾驶者纳入投保范围。不久,汽车维修和医疗成本大幅提升。

1974年,公司出现亏损。令人惊讶的是,公司保费对盈余之比还是5:11975年,公司报出更大幅度的亏损。

19763月盖克公司年会,公司决定有市场总监约翰..伯恩担任公司新总裁。

 

2、买入准则:简单易懂

1950年,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就是盖可保险的董事。一天周末,巴菲特前往华盛顿拜访公司。戴维森用5个小时的时间,解释公司经营的不同之处。

 

3、买入准则:持续的经营历史

在盖可保险的案例中,也许你会认为巴菲特违反他的行为准则,在1975-1976年,盖可公司的经营成果是非连续性的。

但巴菲特认为,公司没有到破产的地步,其低成本、无中介的特许经营权优势仍然还在。此外,那些谨慎驾驶者作为公司客户依然贡献者可观的利润。盖可依旧可以击败竞争对手。

 

4、买入准则:良好的长期前景

尽管汽车保险属于普通商业型产品,但巴菲特认为如果能保持持续的、广泛的成本优势,一个普通的企业也能赚钱。

 

5、买入准则:坦诚

约翰..伯恩接任公司总裁后,提出拯救公司计划包括:募集新的资本金,取得再保险条款、其他保险公司分保一部分盖可的业务,以及大刀阔斧地削减成本费用。

上班第一年,伯恩关闭100个办公室,将员工数量从7000人减少到4000人,将保险执照的经营范围扩大到新泽西州和马萨诸塞洲。伯恩告诉保监部门,原有保单到期后,他不打算续保那些每年消耗公司3000万美元的25万个保单。伯恩的行动令保单持有人从270万人减少到150万。公司迅速扭亏为盈。

他坚定地控制成本,使得公司持续复苏。到1981年,公司成为第七大汽车保险公司,盖可公司每个员工保单数量从250个提高到378个。

连续数年,伯恩愉快地报告盖可成功的进展;遇到坏情况时,他也会坦诚地向股东披露。

 

6、买入准则:理性

伯恩上任后,有意控制公司的成长速度。伯恩指出,如果公司有意识地以慢一些的速度发展,则更能监控那些损失成本,这样做比以两倍的速度发展,却财务失控更有力可图。

自从1983年起,公司用留存现金进行再投资已不合算,于是决定将现金回馈股东,从1983-1992年,盖可回购股票。除了回购,公司提高了分红数量。

 

7、买入准则:净资产收益率

1980年,盖可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30.8%80年代后期,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开始下降,不是因为生意不好,而是因为净资产增长速度快于盈利速度。

 

8、买入准则:利润率

投资者可用几种方式衡量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

税前利润率是最好的测量方法之一。从1983-1992年间,盖可税前利润率均衡稳定,波动极小。

盖可对于成本的监控一丝不苟。在此期间,盖可的成本对保费收入维持在平均15%——仅有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

盖可公司的成本和承包损失的综合比率,被证明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从1977-1992年,行业平均指标仅仅战胜过盖可公司一次。

 

9、买入准则:确定价值

当巴菲特开始买入盖可公司股票时,由于公司没有盈利,无法用贴现方法计算公司估值。但巴菲特认为:公司仍然具有经营特许权,未来依旧会赚钱。

1980年,巴菲特持有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198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05亿美元,盈利0.6亿美元。

考虑到约翰.波尔.威廉斯的贴现估值理论。如果公司保持0.6美元的盈利状态,用美国30年期12%的国债利率做贴现,公司的估值为6亿美元。而目前,盖可的市值比内在价值低一半还多。

 

10、买入准则:一美元前提

1980-1992年间,盖可公司的市值从2.96亿美元增长到46亿美元,增加43亿美元。在这13年里,公司盈利17亿美元,支付红利2.80亿美元,留存14亿美元再投资。公司的每一美元都为股东创造了3.12美元的市值。

此外,盖可保险的出类拔萃体现在:1980-1992年间,公司股票以29.2%的复利增长,而同期标普500指数的收益率为8.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