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班宝贝快乐入园锦囊妙计

(2025-09-19 11:14:06)
从“家庭”到“社会”,从“依赖“到“独立”。有一种爱叫做“分离焦虑”
新学期,小可爱们要带着爸爸妈妈的期盼走进幼儿园,奔赴一场童年的盛宴。宝贝们第一次迈入集体生活,从熟悉的家庭进入陌生的幼儿园,即将经历和亲人较长时间的分别,此时“分离焦虑”就这样悄然而至。为了缓解幼儿入园焦虑,帮助宝贝们由家庭生活向幼儿园顺利过渡,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幼儿分离焦虑知识吧!
了解分离焦虑
什么是入园分离焦虑
“入园焦虑”,是指小朋友被送去幼儿园时,产生的分离焦虑。而分离焦虑,则是指人们在与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人物分开时,所感受到的负面情绪(失落、孤独、悲伤等),常常用来描述婴幼儿在与主要照料者分开时所表现出的反应。
虽然在5、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中比较常见。但实际上分离焦虑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
有分离焦虑一定是坏事吗?不一定,虽然这是一种负面情绪,但正常的(非病态的)分离焦虑是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中的一个自然部分。
入园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
1.安全感需要的暂时性缺失:
幼儿初入园适应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究其本质是基本需要尤其是安全需要的暂时性缺失。
幼儿在家里一直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刚入园时突然和亲人分离,从早到晚面对的是陌生的教师、小朋友和周围环境等原因,导致部分幼儿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较大的不安全感。有的孩子表现得很拘谨、有的孩子则会大哭大闹。
2.依赖向自理的过渡:
在当前家庭生活中,“依赖”大多是家长照料下形成的一种结果。这就造成孩子缺少一定的自理能力,无法照顾自己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如吃饭、盥洗、穿脱衣服等等。如果孩子不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可能会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受挫,不愿意上幼儿园。
入园分离焦虑的表现
怕生强烈抵抗能力倒退阶段性体质敏感尿裤子、尿床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从之前随时可以回到亲人怀抱的状态,切换到一整天都看不到家人的情况,必然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从而造成分离焦虑。所以分离焦虑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正常且普遍的。
宝贝的这些表现,都是焦虑情绪的外在表现,家长们一定要敏锐地看到孩子的心理需求,正面加以引导,用耐心和爱来抚慰我们的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支持,鼓励孩子勇敢地迈出这一步。
入园分离焦虑
是孩子必经的阶段
阶段一:反抗
这个阶段通常表现最为强烈,会使用哭、闹、打滚、打人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反抗。
阶段二:失望
这个阶段虽然还会哭泣,但是反抗方式会逐渐减少,并不想理睬别人。
阶段三:超脱
熟悉环境以后,对老师产生信任,对小伙伴不再陌生,孩子开始释然,接受集体生活,爱上幼儿园。
所以孩子刚上幼儿园,哭闹是正常的,这有利于他们情感的宣泄,只要坚持入园,多则半月,少则三五天,孩子就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入园分离焦虑如何缓解
了解了入园分离焦虑背后的原因,那么,当感受到孩子对幼儿园的抗拒,看到孩子哭闹不止时,家长该如何安抚和引导,才能够帮助孩子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克服自己的分离焦虑
1. 接纳孩子的哭闹
家长们应该是坚定而温和地接纳孩子的哭闹。
2.正视孩子的成长和独立
家长可以把对孩子的担心,化为对孩子成长的期待和鼓励。
3.有效开展亲子高效沟通
孩子入园前后,家长务必注意自己的语言导向,用一些正面积极问题和话语和孩子们正向积极地交流沟通。
家园协作,分离不焦虑
1.不欺骗,不威胁,重承诺
不欺骗孩子说:“你不哭,我们就不去幼儿园了。”从而让孩子认为哭是最有用的方式;也不用威胁的方式:“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让老师管你”。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是被惩罚,老师很可怕,产生抗拒心理;同时重承诺,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说到做到。
2.给孩子带一个安慰玩具
在入园时,如果孩子需要的情况下,可以给孩子带一个心爱的玩具(不易损坏的、无危险的),将孩子对“自己”的依赖转移到随身携带的物品上,这对缓解入园焦虑也很有效。
3.每天坚持送孩子上学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上学方式会延长孩子的分离焦虑期,建议每天坚持来园。当家长与孩子一起来园后,说再见、不留恋,不让原本情绪不稳定的孩子更加难过,也不在角落逗留观察,被孩子发现会引发再次哭闹。
4.信任老师,保持良好沟通
孩子第一次进入集体生活,会有很多需要学习和适应的地方,家长多放手并做好孩子的坚实后盾。建议家长主动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情况,保持良好的家园共育合作关系。
5.按时来园接孩子
离园也是孩子情绪容易不稳定的阶段,当孩子看到别的家长来接,却看不到自己家人时,孩子会很委屈,从而大哭。开学第一周建议由父母接送,遵守幼儿园作息时间,准时来接。
6.以往家长朋友们较关心的问题解答
(1)孩子喝水、如厕问题
刚入园时,老师会不时地提醒,直到孩子养成习惯后,就可以自主按需如厕了。另外,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喝水、如厕时老师都会及时给予帮助,直至孩子能独立完成为止。
(2)孩子午睡问题
如果孩子没有午睡习惯,为了孩子的成长发育,希望家长可以配合老师,共同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孩子养成午睡习惯。
(3)孩子吃饭问题
吃饭时,老师会对新入园的孩子予以特别照顾,教他们使用勺子进餐,对个别需要帮助的孩子,老师也会视情况喂饭,不会让孩子饿肚子。同时,幼儿园为了激起孩子的食欲,饭菜均是色、香、味俱全,家长也要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哦。
(4)与小朋友发生冲突问题
小朋友之间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现象。老师会根据站位要求,用自己的专业经验,尽量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在自己的视野内,如果发生争执,老师会第一时间避免肢体上的冲突;随后,再引导孩子用正确的交往方式解决冲突问题,以提升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入园前能力准备
自理能力准备
01自主进餐
按时进餐,熟悉使用勺子吃饭,克服喂饭和挑食等不良习惯。
02自主午睡
早睡早起,适时午休(参考幼儿园的午休作息时间12:00-14:30),慢慢向幼儿园时间过渡。
03独立如厕
有独立大小便的意识,需要大小便时能够自主上厕所、脱穿裤子,便后冲厕洗手。
穿脱衣物
会辨识、收纳自己的衣物,能够穿脱简单的衣物。
语言表达准备
1.学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求助,如:“老师,我想上厕所”“我尿裤子了”“我还想吃一点”“老师,我难受”等让老师及时了解宝贝的需求。

2.学说“请” “谢谢” “对不起” “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会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如“早上好” “再见”等。
社会交往准备
1.提前了解一些集体生活的规则,例如:轮流、等待、分享等,想玩别人的玩具时会说:“可以让我玩一下吗?”
2.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有助于宝贝适应集体生活。
3.懂得隐私部位不能让别人碰,也不能去碰别人的隐私部位。
4.学会保护好眼睛、头、下颚、肋部等脆弱部位。
宝贝进入幼儿园生活,
是他们迈入社会的第一步。
对于宝贝成长这件事,
只有适当的放手,
才能让宝贝走得更远,
跑得更快,
让我们携手给予宝贝信心与勇气,
相信孩子对于分离焦虑的适应力是很快的,
或许初期不太顺利,
但是适应后,
他们会在新环境中如同在家一般自在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