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乡情更怯”的真正含义

(2018-04-10 11:46:23)
标签:

赏析

反思

古诗词

 唐诗中有一首五言绝句《渡汉江》,诗为:“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此为初唐宋之问之作,堪称佳作。

    有的选本作李频诗,是错的。李频未在岭外任职,也找不到游历岭外的记载。宋之问久居洛阳,曾两度被贬岭南,此为他从岭南北归近洛阳时所作。

    对于“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两句,各注本都一律解释为,反映了游子将要到家时的一种忐忑心理,担心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其实,这样的解释并不符合实情。《新唐书·宋之问传》记载,宋之问两次被贬岭南,第一次是“逃归洛阳”,第二次便没能回来,被皇上“赐死桂州”,那么《渡汉江》当然是逃归时所作。违背皇上旨意而逃归,自然是罪上加罪,便难免提心吊胆。并且他要逃归的东都洛阳,是他的政敌掌权的地方,他的那些对头知道他“逃归”,能放过他吗?“近乡情更怯”,其实“怯”在这里。

    “不敢问来人”,并不是怕听到家里的什么坏消息,而是怕被人认出,再遭不测。所以他逃归洛阳后,不但没有回家,而且不敢露面,只能“匿张仲之家”。后来的事实是,他真的再遭打击,又贬岭南,走上不归路。

    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便不难理解“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真正含义,以及人极度惊恐的心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