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及时立案合成作战

(2016-09-19 11:26:55)
标签:

杂谈

​       “我是你领导啊,你竟然听不出来我是谁?你明天来一趟我办公室。”

  “你好,这里是中级人民法院,你有一张传票已到最后期限,如不及时领取,将强制执行。”

  “您的航班推迟了,需要退签或者改签,请点击以下链接。”

  ……

  如今,电信网络诈骗的伎俩层出不穷。面对日益严峻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势,公安机关该如何打击,如何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

  自2015年11月1日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全国公安机关秉承“一律立案侦办”的坚决态度,破除部门壁垒,解开利益链条,打通公安机关与金融系统、电信运营商之间的通道,架起多地合作、多警联动的桥梁,让电信网络诈骗分子无所遁形,努力为老百姓构建一道安全可靠的“防火墙”。

  及时立案,遏制高发势头

  据了解,今年1月至6月,全国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28.7万起,同比上升51.3%。虽然打击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为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的势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侦办一起电信诈骗案,到底有多难?以河南洛阳警方破获的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为例,警方追查7级银行账户,共涉及银行卡400余个;全国追踪历时约70天,行程近3万公里;从上千小时、上万帧视频中寻找嫌疑人……侦办电信诈骗案存在着案件高发和侦破案件耗时耗力的矛盾。

  7月20日,在江苏南京召开的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推进会要求,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都是系列案件、团伙案件、跨区域案件的特点,无论案值大小,都符合立案条件。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应在第一时间将案件涉及的全部线索和信息,按照标准录入“公安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作为立案地的公安机关反诈骗中心,争分夺秒整合各种方法、手段,迅速确定犯罪窝点所在地,及时录入上报,制作案件卷宗,及时归档备查。严格的举措,不仅体现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坚决态度,更意味着各地警方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行全面“围剿”。

  构建三级合成作战、整体作战新格局

  今年年初,公安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查控中心开始运行,为当前全国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提供涉案资金快速紧急止付、快速查询冻结等技术支撑。

  公安部刑侦局局长杨东认为,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一方面要做到对电信诈骗犯罪分子露头就打;另一方面,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发力,通过建立反诈骗中心等形式,推进电信诈骗整体防控机制建设,斩断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根基。

  据了解,贵州都匀亿元特大诈骗案、广东深圳1000万元诈骗案等多起部督、厅督案件就是依靠公安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珠海)研判中心提供的大量数据破获的。

  作为专项行动的主力军,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在行动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托在北京市公安局设立的“公安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查控中心”,在上海、苏州、金华、厦门、深圳、珠海设立的“公安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研判中心”,在阿里巴巴集团、腾讯科技有限公司设立的“公安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防控中心”等9个中心,在国务院联席办公室的统一指挥和指导下开展工作,围绕资金流、信息流、人员流,突出挖源头、掏窝点、端平台、摧网络、斩链条,创新思路和打法,推进行动开展,成功破获了一大批电信诈骗大案要案。

  7月20日召开的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推进会要求,省、市两级公安机关要在今年9月底前,全面建成反诈骗中心。反诈骗中心要具备诈骗电话快速拦截、涉案资金快速止付、案件研判串并和组织侦查打击等方面的能力。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属于非接触犯罪,时空跨度大、科技含量高,均为跨区域系列团伙案件,涉及的侦查工作复杂,仅靠县级公安机关无法完成侦办任务。要达到快速接案、快速协调、快速止付的目的,必须采取合成作战的模式。杨东说,在公安部、省、市公安机关建立反诈骗中心,统筹组织指挥侦查办案工作很有必要。

  目前,已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省级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公安机关有关警种、部门和各地银行、电信运营商派员入驻。三级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合成作战、整体作战的新格局。

  打早打小,严打跨境电信诈骗犯罪

  电信诈骗犯罪空间跨度大,跨国跨境成为常态。

  8月8日19时许,我国公安机关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再传捷报——40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被我国公安机关从肯尼亚押解回国,涉及大陆多个省区市的60余起跨境电信诈骗案成功告破,涉案金额400余万元。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公安部在外交部、国家安全部、国台办、海关总署、质检总局、民航局等部门协助下,先后16次组织各地公安机关赴境外开展警务合作,共捣毁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窝点58个,抓回犯罪嫌疑人1015名,破案3000余起。

  犯罪分子借助发达的现代通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将拨打诈骗电话、网络诈骗平台、地下钱庄等窝点藏匿在不同国家、地区,侦查打击难度非常大。

  据了解,现在,在29个国家有312个犯罪窝点对大陆群众实施诈骗。对于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杨东认为要继续采取主动进攻的态势,拓展境外打击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和手段,加大对境外窝点的打击力度,并针对不同国家情况采取不同做法去应对,拓宽跨境警务合作模式,持续保持对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在打击跨境犯罪方面要早发现、早通报,立足于打早打小的原则,减少群众损失。

        电信网络诈骗为何难以遏制?不管案值大小,“一律立为刑事案件”对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将起到什么作用?近日,记者采访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家、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大案处科长朱嘉伟。

  五大难题形成顽疾

  记者:为何电信网络诈骗一直处于高发态势?

  朱嘉伟:面对电信网络诈骗这个顽疾,公安机关屡打不绝,主要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侦破难度大,犯罪分子利用移动电话、互联网等通信工具,采用远程、非接触的方式实施诈骗,属于智能化犯罪。二是地域性职业犯罪重点地区整治工作不彻底,仍有犯罪嫌疑人顶风作案。三是金融等领域仍存在一些管理漏洞,大量银行卡被犯罪分子用于作案。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许多财会人员上当受骗,损失巨大。四是电信领域仍存在一些管理漏洞,手机、宽带用户非实名问题仍然严重。五是现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难以适应打击犯罪需要,有些法律法规在实践中难以适用。

  三大优势促“一律立案”

  记者:无论案值大小,一律立为刑事案件。这对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将起到什么作用?

  朱嘉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都是系列、团伙、跨区域案件,无论案值大小,都符合立案条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有的案值惊人、有的案值小,但是看似很小的案值很可能是一个庞大的诈骗团伙实施的,只有扎扎实实立案录入平台才能挖出其背后庞大的诈骗团伙。因此,“一律立案”对于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将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利于群众支持参与公安工作。二是有利于公安机关通过公安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开展串并案件侦查,实现批量破案目标。三是有利于公安机关完善证据链条,依法严惩犯罪分子。

  四个“进一步”打击跨国犯罪

  记者:如今跨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越来越多,受害人往往在国内,公安机关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降低这类犯罪?

  朱嘉伟:要有效降低跨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综合施策。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国际警务合作,坚决打出去;二是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反制建设,不断提升打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科技化水平;三是要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工作,坚决落实监管责任;四是要进一步强化宣传防范工作,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广泛宣传、精准宣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识骗、防骗能力。

  (中国警察网北京9月18日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