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心理学】叫停大脑!心理学教你快速摆脱烦心事
标签:
大脑心理学烦心事情绪西瓜开门 |
分类: 心理文库 |
Daniel
在实验的最初阶段,Wegner和他的同事们要求其中一组参与者在完成其他任务时,不要去想北极熊。同时要求第二组参与者在完成其他任务时,起初想着北极熊,随后不要去想北极熊。得出的结果十分有趣,克制自己不去想北极熊的参与者,在完成其他任务的过程中,几乎无时无刻都会想到北极熊!而第二组在被要求不去想北极熊时,想象的也比之前更为频繁。
这可能会使你感到不安——谁说不是呢?!我们总是喜欢向别人炫耀自己具有很好地“把控个人思想”的能力——但或许我们真正要做的,仅仅是不去理会它,然后看看我们的想法到底有多少是真正自主的、无意识的。(我现在清醒,根本不是无意识或神志不清的状态,这些想法,又是怎样影响我思维的呢?)
由此看来,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不仅仅是北极熊这么简单——还包括:大脑对未完成作业的处理方式。
众所周知:通常我们不会太在意那些已经完成的任务,反倒对那些没做的(或没做完的)事日思夜想,不停地在脑海中出现。这种现象被称为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这其中道理何在?
潜意识是一种反复出现且清楚简单的人脑活动。
这一催逼式的进化优势显而易见:大脑总会不断地提醒我们把要做的事做完!比如:用袋子套住那只驯鹿!把那个社区建完!...
研究人员列举了5种方法(尽管还尚被科学证明)帮你赶走“北极熊”,从容应对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有些人会有意去想那些令人焦虑的事儿,这样也能更好地控制这些烦人的念头。你要做的就是每天抽出10~15分钟的时间,来处理这些让你焦虑的事儿。你可能习惯于把它们都写下来——白纸黑字,这样可能使你的思路更清晰,也更有利于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
大量的研究表明,单靠分散注意力并不能使你摆脱侵入式意识,但如果你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比如:做一些十分吸引注意力、让你完全沉浸其中的事情,效果就会大大地不同。
任何能够让自己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比如:织毛衣、弹钢琴、做运动、园艺、烘焙——都可以让你摆脱侵入性想法的烦扰。
当然,这些项目必须是具有高度参与性的,需要你积极融入其中,否则,像看电视这类缺乏参与度的事儿,哪怕是同时做几件,都无法让你真正忘记焦虑的根源。
4、制定计划
在E.J.
调查人员让其中一组参与者写下需要立即完成的2项任务,并描述:如果任务没有完成会有哪些后果,然后给任务的重要性打分,满分为7分;第二组参与者,也被要求做同样的事情,同时还要为完成这2项任务制定一份计划;第三组参与者,则被要求将他们已经完成的任务写下来。随后,三组参与者都被要求阅读一段小说,并对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测试。
那些制定了计划的参与者并没有被侵入性的想法所打扰,在随后的阅读测试中表现得更加出色。这是好的一面。而不好的一面则是,随后的实验结果表明,单靠制定计划并不能减轻你对未完成目标的焦虑和担忧。
5、现在就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