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西瓜开门
西瓜开门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223
  • 关注人气: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贴心西瓜姐】父母要让孩子明白痛的感觉

(2014-06-11 10:25:23)
标签:

育儿

痛的感觉

家长

孩子

心理学

分类: 生活小贴心

http://s9/mw690/005usNidgy6JAmWXfQI88&690

       缺乏安全感的人,他们很容易焦虑、畏惧、恐慌……我们为什么会缺乏安全感,从心理学上分析,这与我们小的时候父母给予的爱有关。或者你会想,小的时候,父母给予了我足够的爱,每当我跌倒的时候,父母会紧张地跑过来把我扶;如果我在黑夜中迷失了,父母也会第一时间出现……也许你觉得父母的陪伴已经足够了,但这恰好相反,正是父母的这种紧张与焦虑感让孩子缺乏了安全感。
  这是一个普遍缺乏安全感的社会,许多父母也发现自己的孩子相当缺乏安全感,在日常生活的表现是:大人不在旁边就容易焦虑不安;不敢一个人上厕所;太暗会怕,关灯会不敢睡;没有大人陪伴就静不下心做功课;常常黏在父母身边,一刻也不能离开他的视线,即所谓的「分离焦虑」;不敢主动和别的小朋友交往,或在外头被欺负了,不敢反击,甚至回家也不敢讲。
  以上都是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的现象。如果没有好好的面对及处理,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可能会以各类变化多端的身心症状呈现。诸如经常的头痛、肚子痛,一再的感冒发烧,频繁的气喘发作,跑遍各大医院及大小诊所;或演变为日后的精神官能症,比如焦虑症、恐慌症、强迫症,社交畏惧症、厌食症、暴食症,或疯狂购物仍无法满足的扭曲心理。
  孩子缺乏安全感不但会对身心发展、学习能力及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影响,更会对日后的成就、人际关系的好坏及婚姻的美满与否影响甚巨。我们先建立起一个重要观念。孩子的缺乏安全感来自先天敏感及内向的气质,但大家一定要记得:「不安全感」是会遗传的。意思是说,不管是透过遗传基因、照顾孩子的心态及方式、所有语言及非语言的表达,父母对自身、未来存在、金钱及健康的不安全感,都会深深地影响孩子。
  因此,这样的画面于焉形成:一个无微不至的照顾者,事先想到了孩子每个可能的危险及需求,竭尽全力地保护及照顾,希望孩子有最大的安全感。孩子的每次跌倒都会令大人们飞奔而至,还没来得及自己爬起来,便已身在照顾者的怀中;在孩子因为轻微的擦伤,正在感受身体的疼痛,及学习如何自我疗伤,或得到宇宙及大自然的抚慰之前,照顾者便「提早介入」,由一个外在客体立即提供安慰及支持。看起来,这个照顾者正全力避免孩子受伤,并提供最佳的保护及安全感。可是,也许事实刚好相反,因为孩子真正感受到的不是被呵护的安全感,而是那照顾者本身内在深深的焦虑及不安全的情绪。
  孩子被剥夺了独处的机会,没能在独处的过程中,感受到来自内在客体(内我)及外在大自然环境的支持陪伴。因此,孩子在独处时是孤单、害怕、恐惧及缺乏安全感的,也造成长大后的「缺爱」及不断的「讨爱」,但内心却一再的空虚和寂寞。
  当孩子跌倒时,如果这是一个安全的环境,有一对温暖且充满爱心的眼神,及一双随时可以帮助他的有力双手适时给予支持,但却不急着慌张地、充满担心地冲过来抱他,孩子会明白痛的感受是生命中一个重要且自然的现象,并非不好的且令人害怕及感到脆弱的,因而心中升起一种力量及应付危险环境的安全感,同时感受到来自宇宙及内心的深深支持及抚慰。此时,他不会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一个人独处而感到脆弱及害怕,却已将父母给他的安全感、自己内心升起的力量和安全感,以及宇宙的善意保证,内化为自身内在的踏实与自信。
  如果孩子的跌倒、独处、小病痛,都立刻被大人慌张地介入,提供过度的保护,那么,这孩子的自我保护、自我抚慰能力不但养成不了,而且「内心深深的不安全感」、「我是脆弱且无力面对外界威胁的」、「外界环境是危险的」、「痛楚及孤单是令人难以忍受的」这类信念及感受将开始恶性循环。总而言之,孩子的不安全感被加强了。
  因此,身为现代父母,为孩子提供安全的成长环境,随时掌握状况,却不提早介入、过度的保护,让孩子建立起和自己内在、和宇宙那种自在的安全感,才是根本之道。

http://s11/mw690/005usNidgy6JAmZjD1Ef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