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

标签:
计算社会学 |
班号:10011508
姓名:马一展
学号:2015302499
北京时间2018年3月2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一层新闻发布厅召开,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对于中小学生减负问题,说到: 为中小学生减负,长期以来一直可以说是社会的一个沉重话题。我们也做了一点统计,从1951年到2017年国家围绕中小学学生的减负出台过几十份文件。但恰如古诗云:“一山放过一山拦”。几十年喊减负,有些地方孩子们的书包越喊越沉,课外负担越喊越重,睡眠和休息的时间越喊越少。也有数据显示,我们国家中小学生每天课外写作业的时间是2.82小时,时长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将近3倍。
http://s16/bmiddle/005uoR4wzy7jJGQfRbFef&690
有句话说得好——“儿童的名字是今天”,就是说,孩子更多的是生活在当下的。当下的健康,休闲的权力,极为重要。而过重的课业负担,恰恰在无形中剥夺着孩子们的权利。追其源头,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老师之间的关于布置作业的博弈:
假设X同学每天要完成A,B两个科目的作业,每天只有三个小时的课外写作业时间:
1.
2.
3.
4.
该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囚徒困境问题”, 其收益矩阵如下所示(数字越大,表示学生X成绩越高,因此该收益矩阵既反映了该科目老师的收益,也反映了该同学的收益):
http://s13/bmiddle/005uoR4wzy7jJGWzsXacc&690
假设A科目老师通过沟通得知B科目老师布置1个小时作业的概率为P,则:
A科目老师选择布置1个小时作业的收益为:
http://s4/mw690/005uoR4wzy7jJH2KiCna3&690
A科目老师选择布置2个小时作业的收益为:
http://s16/mw690/005uoR4wzy7jJH3Waw7af&690
显然,不管B科目老师选择布置几个小时的作业,对于A老师来说布置两个小时的作业,学生X该科成绩最高,老师的收益最大;对于B科目老师分析同理。因此A,B科目老师均会选择布置2H。
但是,对于学生X来说,帕累托最优(即(5, 5))才是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而当A,B科目老师均会选择布置2H时,收益之和仅为6(实际上,这也是所有选择中收益和最低的一个选择)。
综上所述,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任何科目教师按照“囚徒困境”的博弈论原则,多布置作业都是最优选择。直白的说:如果学生有能力把作业做完还空余时间的话,那么哪个老师此时布置更多得作业就会受益,因为学生做这一课的作业时间就更多了。
如果学生没有能力完成如此多作业的话,哪个老师布置的更多就会更多挤占其他科目的花费时间,使其他科目成绩相对更差。到时候自己仍然可以在学校领导评价中相对较好,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当其它老师也完全想明白这一点时,迫于考评的压力,他们也纷纷跟进将作业量增加到2个小时甚至更多,特别是在期末复习阶段,这样就出现了孩子晚上作业要写到晚上11点还没有完成的情况。
可见,没有相关部门的约束下,老师们之间的博弈受苦的往往只能是孩子们。各级有关部门加大监管措施和处罚制度,这样会使收益矩阵中布置较多作业的老师收益减少,会大大改善现有的情况。
但是,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作为老师,应当以身作则,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高水平,高质量授课,同时作业也应该有针对性,而不是采用茫茫的题海战术。作为家长,应该保证孩子童年的健康快乐,特别是要保证孩子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家长们应该明白,对于孩子们来说,活在当下会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如果一味想着未来怎样怎样,怎样赢在起跑线上,那么孩子的健康和快乐往往就得不到保障。
希望以后能在孩子们的眼睛里读出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热爱,而不是对枯燥生活的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