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今生活小品】
独子与毒草
尤今
方姓好友致力于发展跨国生意的同时,悉心教育独子,把他教养成一个言行得体的好青年。
询及秘诀,方太太表示,教儿有三大阶段,循序渐进,那就是:责罚、思过、交心。不管处于哪一个阶段,夫妻同心,至为关键。
她指出,当孩子处在“有理说不清”的童稚期间,体罚难以避免,但是,要“打得少而又打得好”,才能让他终生铭记。许多家长,常打却又轻打,效果等于零;至于滥打而又重打呢,却会把孩子的自尊打瘪、打碎,残局难收。
她的独子五岁那一年,曾被责打一次──那一回,用晚膳时,新来的帮佣煮的食物不合他口味,他居然对着帮佣大吼大叫,还伸手去掐帮佣的手臂。夫妻俩目瞪口呆,如此暴戾,如不责打,后患无穷。于是,取了藤鞭,结结实实地抽了他手心多下,他哀嚎不已,连帮佣也忍不住代他求情。事后,夫妻俩除了要求他慎重地向帮佣道歉之外,还有一个时期特地要求帮佣煮他不爱吃的食物,借此革除他挑食的恶习。
及至孩子年龄稍长,夫妻俩便放弃了责打。犯错之后,先晓之以理,再让他面壁思过。之后,一家三口坐下来,把整件事情重新检讨一遍,务必使他认清曾犯的错误,不再重蹈覆辙。
有时,夫妻俩发现顺其道而行,也能出奇制胜。记得有一次,年仅14的儿子擅自打了个耳洞,挂了个圆形的耳环,晃荡晃荡地回返家门。方先生说:“我一看,立马便想飞扑过去,扯下他的耳环,痛斥他一顿。可是,我妻子对我使了个眼色,我便不出声了。”接着,方太太以温婉的口吻对孩子说道:“这耳环,好新潮啊!”孩子说:“我很多朋友都戴。”方太太微笑应道:“偶尔追随潮流,无伤大雅。”孩子在假期里戴了几天后,耳洞部位发炎,她一边替孩子敷消炎药,一边说:“我觉得你戴耳环,阴柔之气太重了,和你刚健的外形不太相配呢!”红肿消退之后,耳环也消失无踪了。方太太说道:“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一味给予重责和禁令,只会带来反效果,我们应该静观待变,伺机相劝。”
上了中学,夫妻俩再度调整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方先生惯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是:“让我们两个男人坐下来好好谈谈。”许多问题,都通过了这种成熟的沟通方式妥善地解决了。
方家独子,在这种刚柔并济、情理并重的教养方式下,成了一名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而又富于爱心的大好青年。
方太太说得好:
“我不要我的独子日后变成社会的毒草,把他教好,是我给国家的一份献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