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四

(2020-09-12 11:09:59)
分类: 学习情况

     回答心灵的呼唤

       ——青春期教育的尝试

学生在思考什么,困惑什么,作为家长,作为老师,我们真的知道吗?看了这部分,我只想立即进行调查,看看在不记名的情况下,除了学习,我们的学生有哪些最关心的问题得不到解答。

回答心灵的呼唤这一章节主要是讲李镇西老师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如何去排解学生的心里忧伤,引导并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读完这一章节使我明白了,教师要尽力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学会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做一些事。

手记四主要是介绍了李镇西老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看起来和我们现在的小学教育工作毫无瓜葛,其实并不然。正是读了这一章才让我深刻的反思了自己的教育,特别是对孩子的心理辅导教育是否存在问题。在小学阶段,教师很容易忽视孩子的心里想法,觉得小孩子不会有什么想法,即使他有一些想法也会在没有表达之前被我们的教师扼杀在摇篮里。目前,我们的德育最缺乏的内容之一便是心理辅导,特别是在我们的小学教育阶段。不少教师(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习惯于把学生的心理疾病,性格弱点,当作“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问题来解决,或热情教育,或严肃批评,很少顾及到小学生的心理,这些“牛头不对马嘴”的工作我们却做的不亦乐乎。现在想想这样的训斥和批评我也做过N多次,可是学生就是改不了他们的臭毛病,原因似乎已经明了了,自己作为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了解学生的想法,没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是一味的批评与指责,这样的教育又如何能成功?

读了这一章节后真的引发了我的思考,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如何洞悉学生的心理,又如何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现在的我有待解决的。看了李老师的方法后我觉得有些疏导的方法也照样适用于小学心理辅导教育。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创设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学生能在班级中感受到轻松愉悦,这样我们的心育就成功了一半。其次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作为教师首先就要端正自己的学生观。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年龄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师生关系不是上属与下属的关系,不是警察与小偷的关系,也不是医生与病人的关系,而是平等、尊重、信任的朋友关系。作为教师也应学会理解并尊重学生的一些独特的、奇妙的想法。最后就是要教育全班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我想作为教师,努力的做好这些工作的话,那班级学生的心理问题肯定会大大减少。当然,学生心理的教育与辅导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在遇到有问题的学生是我们老师也要学会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健康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