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好消息坏消息》教学设计
绘本解析:
《好消息,坏消息》是绘本大师小比尔•马丁图书奖得主杰夫•麦克的作品。这是一本双语绘本,全书只有“好消息”,“坏消息”,这两个词反复出现,只有最后一页变成“非常好的消息”。整本绘本通过一个个简单又富有童趣的场景转变,让孩子感受到小老鼠和小兔子之间共同经历了好消息和坏消息之后,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明了,但故事的内涵又富有深意,是一本值得尝到孩子们去阅读的绘本。让孩子在跌宕起伏又妙趣横生的意外事件中,感受小老鼠和小兔子彼此之间收获珍贵友谊以及他们心理上的成长,教会孩子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
教学目标:
1.学会初步认识绘本,知道绘本的基本组成(封面、封底、书脊、环衬、内容等)。
2.初步学习提取绘本的主要信息,如作者、主人公等。
3.在好消息和坏消息的对比中感受生活中各种消息的不确定性。
4.学会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绘本,学会提取主要信息,培养学生对绘本的兴趣。
教学难点:
在好消息和坏消息的对比中感受生活中各种消息的不确定性。
教学过程:
一、触摸绘本,初识绘本
1.出示绘本《好消息坏消息》,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说说,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2.认识封面、封底、书脊,让学生指一指其他绘本的封面、封底和书脊。
3.认识环衬、和绘本的主要角色。
4.认识作者,简单介绍他所著的其他作品。
二、引导猜读,激发兴趣
1.出示环衬下面的一张起始图,让孩子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小兔子心情愉悦,小老鼠愁眉苦脸,应该是有各自遇到的美好或不美好的事情。)
2.在你眼中,哪些消息是好消息,哪些消息是坏消息?(联结学生生活实际,唤起孩子对这六个字的共鸣。)
3.小兔子和小老鼠会遇到哪些好消息和坏消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绘本中去瞧一瞧吧!
4.出示第一幅图,隐去“好消息”三个字,让学生观察图片,猜一猜这一张图所要表达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推理,说出自己的理由和见解,培养孩子读图、推理猜测的同时,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5.猜一猜,下一页会是什么内容?指名学生说。(出示第二幅图,隐去“坏消息”三个字,让学生观察,猜测,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6.接下来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为什么?你觉得会有什么“好消息”或者是“坏消息”。(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到小兔子给小老鼠一个苹果那幅图为止。)
三、大胆推测,动笔创作
1.你猜当小兔子给小老鼠一个苹果后,他们会遇到什么坏消息呢?自己先想一想。
2.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用悄悄话的方式告诉老师。
3.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吧!(为了节约时间,只要让孩子画一幅图就好,大约花10分钟到15分钟。)
4.展示学生作品,让孩子自己陈述自己这样画的理由。
四、排序绘本,感受顺序
1.揭示作者创作的画面(苹果里有虫子),对比孩子的作品。
2.依次出示与蛋糕有关的画面,从小兔子拿出蛋糕发现上面有一只蜜蜂一直到他们跑进洞里。打乱顺序,让孩子观察,想一想,这几幅图的正确顺序是怎样的?
3.让学生根据排序说一说整个事情发展的过程。
五、师生共读,体悟内涵
1.猜一猜,它们跑进洞里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指名学生说。
2.出示狗熊追出来的画面,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看到这个画面的感受。
3.师生共读剩下的页面。
4.出示连续两张“坏消息”页面,让学生观察,再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5.它们会一直难过下去吗?为什么?
6.出示小老鼠看到阳光的画面,猜一猜小老鼠接下来会怎么做?
7.出示最后小兔子和小老鼠抱在一起的画面,让学生说一说:此时此刻对它们来说,好消息是什么?
六、提取封底,对比升华
1.同样是下雨,为什么之前小老鼠在哭,现在却两个一起高兴地跳起来呢?
2.生活中你喜欢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今后遇到坏消息,你打算怎么做?
七、拓展阅读推荐
《100只兔子想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