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福雷:打造“徽派语文”教育特色

(2016-12-30 15:21:33)
分类: 学习情况

    今天上午,在新华网上看到了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吴福雷老师一篇专访,摘录如下:      

              吴福雷:打造“徽派语文”教育特色


 吴福雷,安徽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教坛新星,铜陵市“十大杰出青年”。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小学幼特部科长,全国小语会理事,安徽省小语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曾在铜陵市人民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副校长等职,在铜陵市教育局担任小学语文教研员,体卫艺办公室主任及教研室副主任等职。多年来,他执著追寻理想教育,钟情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课例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现场教学获得省级一等奖,3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得省一等奖,赴省内外作学术讲座和公开教学70余场。参与编写的十余本教材经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在全省发行。2篇论文获得全国一等奖,40余篇论文在《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名师说课》等国家级教育期刊发表。公开出版教育专著《走向田野的教育》和《当我们面对精彩》,出版散文集《淝滨札记:醒着》。

创新教学新概念引共鸣

“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渗入本土传统文化,更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和担当。”吴福雷说,在苏派语文、闽派语文、浙派语文等各种以地域为特征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流派,不断走向成熟,引领一方语文教学发展,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情况下,“我们也有很多优秀语文教师,却没能走出去。我们希望这些优秀语文教师,发挥省传统文化优势,合力打造区域语文教育特色,继而在省级、国家级教学平台上发声。”基于这样的思考,在2014年底第五届安徽省小语会年会上,吴福雷提出一个新概念——“徽派语文”,引发全省近10万小语人的共鸣。

 “徽派语文”到底是什么?近两年,通过广大小语人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问题的答案不断清晰。吴福雷介绍,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有徽商文化,桐城文化,建安文化,庄子文化和老子文化等。“徽派语文”正是汲取这些传统文化之精华,融入到日常语文教学中,在继承和发展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一代又一代安徽人。

“我认为‘徽派语文’的提出,更像是一种精神的引领。”铜陵市瑞龙小学校长陆常波表示,“徽派语文”是要将全省十万小语人凝聚在一起,为打造安徽省语文教育特色而努力。换言之,不管是什么样的特色教育,其最终落脚点在学生,而促进学生成长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把控在于教师。所以说,“徽派语文”的提出,无疑对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达到这些要求,光有共鸣是远远不够的。

连片教研促名师发展

“徽派语文”离不开每一位老师的践行力,也离不开每一位校长的领导力,这一切最终都要与课堂实践相结合。吴福雷认为,打造“徽派语文”就是要打造一大批具有安徽特色的高效课堂,就是要打造一大批“徽派名师”和骨干教师,就是要打造一大批“徽派语文”优秀教研员与专家团队。据此,搭建多样化交流平台,显得尤为重要。他坦言,“徽派语文”在推行中,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如场地限制,经费不足,缺乏认同等。从另一方面来说,由省市区各级小语会、各校本教研基地和各学校搭建的多样化平台,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吴福雷举例说,网络教研空间平台,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我们曾尝试以某校为中心点,集合周边学校,现场进行徽派语文教学,并通过网络直播,让偏远地的师生,也能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

“在‘徽派语文’骨干教师教学展示平台、以语文为专业背景的校长学术论坛、名师工作室联盟和课外阅读教学工作研讨会等平台上开展的活动,我几乎都有参与,收获和成长不言而喻。”陆常波说,尤其是根据省区域位置划分四个教研活动片,通过区域联动开展连片教研活动,在全省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增进区域、学校、老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学习的积极性。以前各地市学校也都在各自探索着,但相互间深入交流较少,“现在更活了,就像一潭活水。”通过这些平台,安徽小语人不断走出去,增长了见识,收获了自信,“也培养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平台多了,学习的机会也多了,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看见’,‘碰撞’和‘成长’。”淮南师范附属小学高级语文教师倪明表示,他看见了之前不曾看见的和梦想看见的东西,在与多位名师专家的观点碰撞中,不断促进自我专业成长。“老师有了思想,就会更关注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如何促进学生成长。”由此,一些名师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或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纷纷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和模式,有些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探索教学新策略

句群教学,是吴福雷提出的新策略。通俗来说,“句群”又叫句组,是几个在意义和结构上有密切联系的各自独立的句子,靠一定的语法手段(或靠语序,或靠关联词语)组合起来的言语交际单位。吴福雷介绍,多数课堂上的师生问答,学生只需用一个字,一个词,至多一句话来应付。长此以往,这种“吐哺式”的浅易表达,让学生的语言缺乏条理性、逻辑性和丰富性。若采用“句群式”表达,则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除了句群教学,还出现了生本课堂、自然语文、欣赏语文和简约语文等新教学策略和模式。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骆正位,是省级课题“生本课堂理论与实践”的参与者之一。他表示,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本,这是教育的原点,亦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徽派语文”的根本点。生本课堂,是立足本土实际情况,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改进课堂的结构,从而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目标与内容相脱离的情况。比如在学习前,老师提供自学方法和路劲的指导,引导学生自学主体内容;这里的学习过程,是生成性课堂,老师要有效捕捉学生遇到的困难,并给予适当点拨。这里的学习,分为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开展深入合作学习,之后再强调表达和分享。此外,将练习放在课堂上完成,也是课堂结构的改变之一。”骆正位介绍,当堂检测,能更具体、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说到由教师自身成长带来的课堂变化和学生变化,倪明举了作文教学的例子。他说,自己以前重视教篇章教结构,对于在写作上有欠缺的学生,多采用说教式,要求多读书写好句。而现在,他会让学生多去思考,去观察,去欣赏身边的事物。比如很多学生不愿意带红领巾,如果让学生多了解红领巾的历史,多读与红领巾有关的文章,学生的内心情感就会更丰富。“我的一位六年级学生,就以‘离别’为主题,以红领巾为主线,写出一到六年级对红领巾的不同感受,最初充满新鲜感,之后不断遗忘她,到毕业时心中又充满了不舍。”

追求“简单的复杂”

在吴福雷看来,任何一种教学策略,都有一个共同的追逐点,那就是“简单的复杂”,这也是“徽派语文”最核心的价值追求。他将课堂教学分为四重境界,“简单的复杂”是最高境界。她讲究环节简单,方法简单,过程简单,但学生语言与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却不简单。“简单的是形式,复杂的是思想。”陆常波是自然高效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者之一,他表示无论是自然语文,还是句群教学、生本课堂和欣赏语文等,都是在“简单的复杂”理念下,所追求的不同教学方式和风格。

其次是“复杂的复杂”,过程繁复,策略繁多,学生有时收获颇丰,有时却误入歧途。再次是“简单的简单”,没有思想与底蕴的支撑,简单是简单了,里面空无一物,学生一无所获。最糟糕的是“复杂的简单”,学生不仅没有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还要忍受花样繁多的方法的折磨。

吴福雷认为,简不是空洞,也不是平庸。“语文教学不奢求一招致胜,要追求招招有根,简约高效。”这“根”便是基于语言文字的运用与实践,这“效”便是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以简驭繁,以少胜多是教育的大智慧,语文的大境界。拥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徽派语文”人最可靠的证明。如今,“徽派语文”在不断成长,安徽小语人也一直在路上。

◆吴福雷精彩语录

☆“徽派语文”是内容,也是形式;是结果,也是过程。

☆“徽派语文”人的智慧在于不仅在课堂的方寸之间引领学生将文本一一参透,还能在大语文的情境中激发、点拨、互动、对话、分享、碰撞,精致表达,洗练思维。

☆“徽派语文”的课堂应该是美的课堂,“徽派语文”的活动就是引领孩童在美中游历、体验与发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