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方法
(2016-08-05 19:01:31)分类: 示范引领 |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在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方面,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营造读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位教师可以在班级营造阅读氛围。例如:精心布置书香教室,创建温馨的班级图书角,配上图书管理员,让学生随时借阅传阅。同时争取家长的认同和支持,让他们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积极为子女订购课外读物。从孩子可以认字起,父母就担
二、制订详尽的读书指导计划
第二学段要推荐和提供节奏感强,富有变化和趣味的读物。这一学段的孩子已经认识和掌握了大部分常用汉字,已能读懂短篇和中篇童话故事,注意力比第一学段时更持久,可以独自阅读较长的一段时间。然而,由于孩子的兴趣广泛,思想容易开小差,易受外界的干扰,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多向学生推荐和提供节奏感强,富有变化和趣味的读物。如《叶圣陶童话》、《十万个为什么》、《大林和小林》、《寄小读者》等读物。这一学段的孩子随着识字量的增多,阅读能力有了提高,他们逐渐发现阅读是自己的一种享受,喜欢一个人静静地阅读,然后与别人交流、讨论。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以学生个体阅读为主,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并组织各种读书比赛或故事演讲等,保持学生旺盛的课外阅读兴趣。
四、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在课外阅读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课内阅读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每位教师都要立足课堂,拓展课外,构建有效融合课内外阅读之整体,形成课内外阅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有效融合的良性循环。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内外阅读链接好,最终形成以课文为中心向周围呈辐射式阅读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拓宽了视野,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这期间,可以组织读书比赛、绘本阅读指导、演讲比赛、古诗文吟诵、班级读书会阅读指导课等形式,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地指导,给他们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成效的机会,激发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