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方法

(2016-08-05 19:01:31)
分类: 示范引领

                                         

               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在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方面,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营造读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位教师可以在班级营造阅读氛围例如:精心布置书香教室,创建温馨的班级图书角配上图书管理员,让学生随时借阅传阅同时争取家长的认同和支持,他们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积极为子女订购课外读物。从孩子可以认字起,父母  任了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应该陪伴孩子共同阅读,培养他们从书中汲取知识的习惯,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不需家长要求他看书,他自己也会去阅读。当然,要注意把握好孩子的阅读方向,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并让孩子保持阅读持久的激情,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使他们有终身读书的习惯。

二、制订详尽的读书指导计划

    要让读书活动收到实效,班级读书活动的开展质量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召开语文教研组会议,请优秀教师介绍经验,以年级组为单位,结合本年级学生实际,认真研究如何制订班级读书方案,商讨如何开展班级读书活动

 三、做好课外读本的推荐。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每学期都要他们推荐最适宜的优秀读物。

    第一学段要推荐图文并茂、篇幅短小、趣味性强、通俗易懂的书籍。因为这一学段的孩子识字少,注意力集中不长久,自主阅读能力较差这期间,教师可采用为学生读故事,再让学生复述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尤其要强调的是,教师在为学生讲故事时,应让学生也尽可能地看文本这样,可以让学生多认识汉字,刺激其阅读的欲望。如《我的动物朋友《少儿百科想和做》、《丁丁历险记》等书。

第二学段要推荐和提供节奏感强,富有变化和趣味的读物。这一学段的孩子已经认识和掌握了大部分常用汉字,已能读懂短篇和中篇童话故事,注意力比第一学段时更持久,可以独自阅读较长的一段时间。然而,由于孩子的兴趣广泛,思想容易开小差,易受外界的干扰,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多向学生推荐和提供节奏感强,富有变化和趣味的读物。如叶圣陶童话》、《十万个为什么》、《大林和小林》、《寄小读者》等读物。这一学段的孩子随着识字量的增多,阅读能力有了提高,他们逐渐发现阅读是自己的一种享受,喜欢一个人静静地阅读,然后与别人交流、讨论。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以学生个体阅读为主,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并组织各种读书比赛或故事演讲等,保持学生旺盛的课外阅读兴趣。

    第三学段要推荐表现科幻类读物、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传记、部分精典的传统著作。这一学段的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广泛,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发育、长相等感到好奇,开始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并且想象自己未来的职业。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懂得关心别人,同情弱者,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逐渐脱离绝对的自我中心,有了较明确的时空概念,能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看电视新闻、多读报,为学生提供或推荐表现神秘、玄奥、超自然的科幻读物、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传记等,并让学生阅读部分精典的传统著作。

四、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在课外阅读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课内阅读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每位教师都要立足课堂,拓展课外,构建有效融合课内外阅读之整体,形成课内外阅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有效融合的良性循环。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内外阅读链接好,最终形成以课文为中心向周围呈辐射式阅读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拓宽了视野,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这期间,可以组织读书比赛、绘本阅读指导、演讲比赛、古诗文吟诵、班级读书会阅读指导课形式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地指导给他们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成效的机会,激发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