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
(2016-05-12 23:34:32)
标签:
教学论文 |
分类: 示范引领 |
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古诗文不得少于160篇”,并且在后面附录了75篇推荐篇目。由此可见,古诗词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小学生学习古诗词也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语文素质。鉴于以上认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品字析词,感受语言之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抓住古诗词中的重点字词句,深入浅出地剖析其用字、遣词、造句的精当,才能使学生真正品味到古诗语言的精确美和凝练美。
二、展开想象,感悟意境之美
比如:在《忆江南》的教学中,学生们就很难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一句体会到位。他们大都只能体会到:“太阳出来了,江边的花儿开得比火还红;绿绿的江水比绿草染过还绿。”可实际上,在诗人的眼中,春天的江南是多姿多彩的,远比学生们描绘的丰富。可是,如何才能让学生们说丰富呢?此刻,引发学生想象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时,就利用课件播放与这首诗意境相符的古筝乐,并采用散文描述法——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作者,一边听一边闭上眼睛想象,想象自己正在江边边走边看,并出示填空题引导学生描述:迎着(
三、通过吟诵,鉴赏情感之美
吟诵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于一些电教手段来点拨渲染。配乐诗朗诵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与友人惜别的场景,表达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诗中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深远,感情真挚。可以让学生看录象:滔滔的江水滚滚向前,一片孤帆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通过边看视频边听《送别》的旋律,一种与朋友分别后依依惜别之情、茫然若失之感油然而生。这时,吟诵这首诗,已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真情的流露。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情,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地去感受其语言之美,领悟其意境之美,鉴赏其情感之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提升语文素养,获得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