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家还没有日本电饭煲!

(2015-03-09 06:08:51)
标签:

杂谈

日本电饭煲

原创文字

   前几天网上的热点之一莫过于日本马桶盖和电饭煲,被来日本旅行的同胞抢购以至于卖脱销的新闻。

  很久以前就听到过这样的说法:电器是日本的最好!是不是最好我不知道,因为我小,并不知道这个论断的出处。我只知道到目前为止我爸妈还没有买过日本电器,我家电饭煲,空调,洗衣机等等清一色都是国产。爸妈对电器这一块似乎没什么太多想法和要求,认为电器只要功能满足就好,不需要投入太多。

  再说说我在日本住处的这些电器吧,记得我刚搬来东京的时候房间里什么都没有,于是得跑去电器城买一些平常生活中的标配。其实也是变相的释放释放购买欲啦,哈哈,当时逛电器城的时候真是挑花了眼,那么多高大上的电器。两米高的冰箱两开,又是能保存果蔬的新鲜度呀又是储存空间大。5L的洗衣机又是能干燥又是能自动除菌,好不心动。心动也不能行动啊,因为我一个学生只要能满足基本需求的电器就ok啦。

  不过我没逛多久,就看到了海尔!一直都听说海尔远销海外,这回是真的见识了。我在家的时候我娘就一直说海尔的售后不错,所以,这次我也贯彻我家大人的方针把海尔的冰箱和洗衣机搬回住处了。至于电饭煲,我买的是松下的,价格大约也就人民币三百来块吧,不过也不是日本本土产的,是泰国代加工。

  我喜欢看宫崎骏的动画,其中最爱的就是龙猫,所以,看到关于龙猫的周边的小店都喜欢去看看。看上了可爱的浴巾,翻翻牌子一看"中国制造”。看上了小巧的闹钟,翻翻牌子一看“中国制造”。看上了印着龙猫憨厚样子的圆珠笔,一看还是“中国制造”。看上了一个体积是我两倍大的龙猫玩偶,一看依旧是"中国制造"。于是我就疑惑了怎么都是中国制造?看来我们中国真的是世界的工厂啊!

  接着我就开始观察,最后我发现,你还很难找到不是"中国制造"的日常用品哈。你进一些鞋店,看上一双漂亮的鞋,翻翻牌子"中国制造"。你进一漂亮衣服店,瞅瞅一件款式特别的衣服,翻翻牌子“中国制造”。你进了一家卖包包的店,瞄上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包包,翻翻牌子“中国制造”。日常生活我其实一直离不开"中国制造"!这也自然难免保不齐,来岛国购物花大价钱买电饭煲和马桶盖回去的同胞们不是抱着中国制造回去了。顶着日本牌子的名字内里却是咱们自己生产出来滴东西,嘿嘿,这个让人的确是诧异!

  可能看到这里也有人会疑问了,难道日本就不生产东西么?答案当然是no啦,日本也生产东西,而且,样样都好!比如他们自己的和服,和纸这种有传承的日本特色产品,还有化妆品以及药物类也差不多都是日本制造。由此我感受到日本是一个对自己很有耐心和维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国家,他们对于自己文化的传承和产品质量非常的在乎。

  至于同胞们为什么千里迢迢不辞辛苦的来日本买电器,大约也是因为只要听到日本两字就代表了质量吧。日本已经经过多年的埋头努力把自己经营成了一个品牌,一张名片了,所以只要是日本的大家就觉得好。

  难道我们自己就没好东西了么?难道我们的电饭煲做出来的饭就不好吃么?我相信如果同胞们用买日本电饭煲那么贵的价格买国内的高价电饭煲照样会好的味道。

  日本人严谨的态度就注定了他们做出来的东西一定不会差,因为他们不允许自己做差的产品,更不允许自己偷工减料。所以啊他们的产品能得到世人的认同就有据可寻了。这也的确是我们要学习的,但反之不是我们就做不出来像他们一样好或是超越他们的产品是吧!据说在很多年以前和欧洲的产品相比,日本的产品在最初也是乏人问津的,他们也是通过很长时间的努力才最终证明了自己。所以,我就想:如果给我们自己的产品一点宽容,一点时间,结果会怎么样呢?

  前几天一个同学的妈妈来日本,我们就一起去接她,我记得自己第一个问题就是问同学妈妈有没有什么想买了带回家的东西,比如电饭煲之类?阿姨笑着说:“我轻轻松松的来也要轻轻松松的回去啊,家里不缺什么,电饭煲啊这些电器嘛称手就好啦。"阿姨又说:"小的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多东西啊,现在是生活好了,选择性大了,大家的眼睛也就乱了。那时候烧饭用的还是土灶子,大家吃的也都是大锅饭,一家人在一起照样是快乐而满足的。所以,你们在外面照顾好自己的同时,也要好好学习知道吗?”

  听到这里我想起自己一直想暑假的时候,给妈妈带一个日本最贵的电饭煲,让妈妈做好吃的饭。。。现在,我改主意了,我还是不先斩后奏吧,应该先问问妈妈的需要再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