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丈量黄浦江两岸滨江步道

标签:
旅游中国上海滨江步道浦江公共空间 |
分类: 故里情怀 |
这次回国,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从杨浦到徐浦,从浦东到浦西,见识了浦江两岸白天、黑天、晴天、和雾霾天的各种景观,进一步感受了魔都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高速发展的现代大都市风貌。虽然并没有完完全全完整地走个闭环,却是非常喜欢这亲民的滨江旅行路线!将来有机会还会慢慢走来,细细地观赏如画的江景和两岸林立的高楼大厦,慢慢地品味深厚的人文历史。
因为住在浦东,所以最先领略的是浦东具有“现代风貌”的滨江线路。由于时差的缘故,早上两三点钟就醒了,索性就起来去世博公园中的滨江步道上走一走,顺便看看日出。没想到以往常走的,在世博大道上梅赛德斯文化中心旁边的一条通往江边的小路,却大门紧锁,给我们吃了个闭门羹。只好沿着世博大道走。
晨曦中的世博会标志性建筑——原世博文化中心,现在的梅赛德斯文化中心。
还有当年的中国馆,现在的中华艺术宫,和世博轴。
有点儿遗憾日出被高楼遮挡,不过却看到了慢慢下落的一轮皓月。
我个人认为世博公园这一段滨江路线是两岸滨江大道上最漂亮的一段。傍晚又来到这里看日落。但日落没有想象的壮观。
浦东滨江线路段的最南端在徐浦大桥桥下。到这里的交通并不是很方便,下了公交车走了一段看似荒凉冷清的沿江公路,甚至有点儿怀疑是不是走错了路,最终看到了江边和扎眼的三色沿江线路。
最后,一面墙拦截了路,这里就是目前滨江道浦东段的最南端。据说,以后还会继续向南延伸的。
我们从徐浦大桥附近的浦东段起点开始走起。起点一个“望江驿”,这样的“望江驿”在滨江公共空间上每隔一段路就有一个,它们的造型和设施都有统一标准,主要有室内休息室、室外休憩区、卫生间、储物柜、饮料贩卖机,还有扫码租赁雨伞和充电宝等贴心小便利,可以说服务设施还是非常的周全。不仅如此,驿站还有专人负责清洁与看护,可以说它给在步道上旅游、锻炼、和休闲的人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服务。
我们一边走一边沿江欣赏浦江的美景。像这样的林荫小路可谓别具一格,无论是漫步、跑步或骑车,都会感觉很暇意,令人赏心悦目。
回望徐浦大桥,蒙蒙的雾霾中更给人神秘的美感,不失秀丽,尤为壮观!
我们的目的是见识浦东滨江旅行线路的最南端,目的达到,只沿着步道走了一段,就在公园里走了,公园似乎还在开发中,幽静的不见几个人,这在国内还是很少见的。

一路上我们走走看看拍拍,江对岸同样是处处高楼林立,真不愧是现代大都市。
我们又在南浦大桥附近乘轮渡去了浦西。
随着渡轮的慢慢前行,在船上感受南浦大桥更加靓丽壮观。
同时,一览高楼林立的浦江两岸的现代风貌。
下船后,渡口旁边就是浦西段的步道。我们从这里一直走到十六铺码头。个人觉得这一段路是最能见识大上海的最精华、最核心的地段。这一段,路面整洁宽阔,江景如画,两岸各式著名建筑林立,既现代又摩登。
浦江滨江旅行路线上最有特色的应该是杨浦滨江段,这一段是以“工业历程”为主题而修建的,因为这里曾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区,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中国最早的船厂、机械造纸厂、外商纱厂、工业自来水厂等都相继在此建立。
围绕着杨浦大桥,无论是在浦东还是浦西,走在杨浦滨江路上,都能够体会到以往浓浓的工业气息,原来不少老厂房,有的被改造为艺术空间,有的仍然保留原貌,随处都能品味到百年老工业基地的味道。
被留下来的原来老码头上的巨型大吊车,现在成了滨江步道上的一大景观。
这些高耸入云的巨型大吊车好像在向游客招手,它们保留了人们对于滨江工业的美好记忆。
走在杨浦滨江步道上,可以一边欣赏美丽的江景,一边慢慢回味老上海的工业味道。
很多工业设备或部件被遗留下来做成休息的座椅、垃圾桶、和围栏,有些作为装饰雕塑,让人们从这些工业遗产中感受着大上海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