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生偏科现象的思考
(2014-06-17 15:40:27)分类: 反思 |
本学期通过跟踪学生历次检查的成绩,发现我校各年级的总成绩、各科平均成绩在全区域的排位处在中下等水平,优秀生和差生的比例较少,中等偏下的学生群体过大,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偏科现象较严重。
偏科是指:学习中对某些科目不感兴趣、态度冷淡。只注重某一门或某几门课程而忽视其他课程。偏科,就如同人缺了一条腿,即使剩下的那一条腿再强壮,也不如两条腿走路舒服。对于学生来讲,偏科直接影响学生的总成绩,这也是我校优秀生不优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生一旦出现偏科现象,如果不及时的做好引导,往往出现烦躁和厌倦,进而产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很可能影响到其他学科。各个科目之间都是有一定联系的,如果出现“缺胳膊少腿”现象。例如:语文不好,缺乏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分析、判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候偏科也会降低学习信心。因为某些科目学不会,该科的成绩就会越来越下降,渐渐失去了学习信心,时间一长就会对该科产生排斥心理。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召开了年级组会,不同层次学生的座谈会,帮助大家分析问题,寻找对策。主要方法如下:
一、调整学生偏科心态
我们指导学生如果想改变自己的偏科现象,首先要调整好自己害怕与逃避的心态,勇敢地去面对它。其次为自己制定一个计划,但要注意这个计划要量力而行,开始迈小步,后来迈大步。比如,你的弱科是外语,那么你在定计划时,开始可以只要求自己一天能记住两个单词,然后再慢慢地增长,切忌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下了不可能的计划,那么你会对这学科完全绝望的。所以,应对偏科,调整心态,记住十六个字:勇敢面对,合理计划,循序渐进,成效卓著。
二、老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许多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都存在听课注意力涣散,思想容易开小差的毛病。阅读、讨论、交流、合作学习时不专心,做习题时精力不集中,做什么都漫不经心,懒懒散散,粗心大意。这些同学只有克服掉注意力涣散的毛病才能把学习搞好。为此我们建议从以下方面牵制学生的注意力。
1、在上课或做作业时要不断对他们强化这两件事的重要性。“这堂课的内容很重要啊!注意认真学!”又如“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呀!要好好读。”“独立完成作业是件愉快的事呀!你要出色地完成它。”由此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注意力。
2、当发现思想开小差时,立刻把它叫回来。处在青春期的少年,注意力不可能长期保持一种状态,他们也不可能做到长期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有意识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开始肯定有点困难,不过一旦养成习惯,他们就能体会到集中精力学习是件很轻松、愉悦的事情,注意力集中了,听课效果自然好,学习效果自然也就高了。”
3、培养注意重点的习惯。不管是听课,或者是作业,还是做别的什么事情,学生都要动脑子分析、综合和比较,通过思考区别出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非重点,本质和现象。动脑子思考,不仅能把注意力吸引过来,而且还能区别重要的与一般的内容,使认识得到加深,产生愉快地体验。要想使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就必须训练他们的注意力,特别要训练他们专心进行思维的能力。
偏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认同偏科或者不作出改变。每个同学都有独特性,在学习上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症下药,要帮助学生及时查找原因,制定计划,我们共同努力 ,使他们克服偏科的现象,迎头赶上。也使我校的教学成绩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