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P135-外币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和损益表净利润取数

标签:
杂谈 |
分类: URP |
URP的设计定位力求全自动,对于中小企业,甚至不用抽数就把合并报表做了,一个TCODE中搞定所有财务报告,可怜的开发顾问要给我整残了,速度放缓一点,毕竟URP这个东西搞得太顺溜了,搞财务报表的就全要失业了,现在ERP行情本来就不好,这样做是作孽啊。
不吹牛了,谈下今天下午测试中捉到的虫子,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和利润表净利润数据对不上,报表公式我实在没空去做,幸好还有个美女顾问帮帮手,要不大叔真的要累挂,首先看下面这个校验公式:
完整校验公式为: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期末数 =资产负表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 + 本期利润表累计净利润 +/- 本年度调整以前年度损益从“以前年度 益调整”科目转入“未分配利润”的金额。
美女把公式搞混了,其实也不能算错,如下图(图1),这是个URP多个操作界面的合成图:
http://s9/mw690/005txlFozy71cczlZ6E18&690
说下图中【1】【2】【3】意思!
上图-【1】:资产负债表BA01的未分配利润设置了1个过渡公式BQFSJE(本期发生金额),简单理解就是取当期的“本年利润”,看图中的BA01
点击请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0b44820102whij.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0b44820102wbia.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0b44820102wbii.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0b44820102wblz.html
如果不结转,如传统的表结法,则过渡公式BQFSJE 需要加入所有损益类科目“3131*,3141*,S3131*,4*,5*,6*“,假设4*,5*,6*就是所有的损益科目,为什么需要过渡公式BQFSJE取本期利润呢?说来话长,原因很复杂,比如URP切换初期帐表就不符,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 = 上期报表数据(SQBBQS,上期报表的期末数,已经帐表不符了) + 本期发生。如果帐表相符,则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直接用QMYEJE(或QJQS期间取数函数+本年+期间标志QM)直接取帐就行。其实如果帐表相符,两个公式数据应该一致。
URP可以非常方便的处理帐表不一致的问题,并且能自动处理,原理很简单,就是在报表运行稳定后,一个报表做2个公式取数版本,还是以资产负债表为例。
报表公式版本1:本期期末数 =上期期末数(表)+ 本期发生数(函数BQFSJE,取帐) 报表公式版本2:本期期末数 = 期末余额取数(取帐,函数QMYEJE) 自动计算出版本1-版本2的差异,就是帐表差异,这个差异用S统计科目自动过账在调整期间的上期,同时自动反冲在调整期间,这就是当年公式为甚毛用到S统计科目的原因呢,当然,S统计科目还有其它用处, 这样从调整期间看累计数和期末数,S统计科目等于没有发生,也就是说自动将差异调整在当期,会影响调整当期的本期发生数,这是没有办法的! 注意,这个功能是自动的,如何实现,后续分解! 总之,URP最终目的是全自动实现报表!这才是大叔的风格,要不就不做,要做就要做的极度完美! |
http://s5/mw690/005txlFozy71ccJZQtmd4&690
上图的营业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净利润也是加加减减出来的,
途径1.将所有损益表科目,其实就是净利润(假设项目成本和生产成本平衡),转入本年利润,因本年利润还要转入未分配利润,有人就干脆一步到位这么干了,这是帐结法思路。
途径2. 如果不进行帐结法转利润,则必须将损益科目加入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公式,同时,对于境外企业,必须注意绝对不要对本年利润和未分配利润的期初数进行重折! 否则就真的永远无法钩稽上了。!
最好的方法是,外币折算不折算本年利润和未分配利润,用专门的利润结转程序处理合并货币金额!
上图1-【2】:
回到图1-【2】我们看到3141150000的期初折算折算方法用了C汇率折算,这是不对的!比如上期本币利润380万KZT,折合为1万USD,为什么说折合而不说折算呢,
因为它其实是计算出来的折合数据,而不是简单折算出来的。
先看哈下第四章 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说的有点粗糙,其实很多境外企业不定完全按这个走,
第十二条 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遵循下列规定:
(一)
大叔来解读一下:所有者权益科目基本采用发生时的即期历史汇率,但我来问下编写此条准则的钻家,假设股本投N次,每次的即期汇率都不一样,请问是要手工在备查簿中记录这个即期汇率吗? OK,他必须说YES,反正就是要记下,要不你怎么知道这个即期汇率,问题来了,现代企业投资结构非常复杂,可能投资了N家,还有从别人中途收购的,拉倒吧,没有系统鬼才知道即期的各种历史汇率。
实务中最后只能采用1个简化的折算方法。
再说下本年利润和未分配利润这2个科目,本年利润(信息化时代有的直接采用未分配利润)是从损益表类科目结转而来的,假设所有损益类科目都采用A汇率,则类似本年利润是采用A汇率得到。
本年利润 合并货币金额 = Σ所有损益类科目的合并货币金额
前提是设所有损益类科目都采用A汇率,如果损益类科目记录了每天的交易日发生汇率,但折旧和折耗还必须采用A汇率折算,总之,其实还是满足上面的公式,详细请参考:
(二)
大叔解读:如果要记录交易日发生的即期汇率,则必须启用平行货币才可以记录交易日的即期汇率,但启用平行货币有点小副作用! 否则就只能用近似A平均汇率折算损益类科目了。
如果SAP采用大叔的URP,则这个副作用就完全消除了!当然SAP可以盗版下大叔的思路, 请参考:
按照上述(一)、(二)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比较财务报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0b44820102whij.html(本年利润和未分配利润的折算)
上图1-【3】:结论!
通过上面的解释,我们就知道,URP对于3131000000(本年利润)和3141150000(未分配利润)的折算方法必须修改为 不折算,它通过特定的”本年利润结转”程序计算出合并货币金额!
更多外币折算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0b44820102wa5r.html (URP连载5-外币折算理论总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0b44820102wa4t.html (URP连载4-合并准备之外币折算汇率维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0b44820102was6.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0b44820102was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