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URP134-外币折算差额报表项目列示总结

(2016-04-25 16:15:35)
分类: URP

外币折算差额报表项目列示总结

(1).外币折算差额的列示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新准则后不在单独列示,而是调整到“其他综合收益”中,“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下有“其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这么一个其中项,如下表(合并损益表的部分项目)

八、其他综合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53

-22,239,110.08

(一)以后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54

 

    其中:1.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

55

 

          2.权益法下在被投资单位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享有的份额

56

 

(二)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57

-22,239,110.08

    其中:1.权益法下在被投资单位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享有的份额

58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9

 

          3.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损益

60

 

          4.现金流量套期损益的有效部分

61

 

          5.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62

-22,239,110.08

九、综合收益总额(损失总额以“—”号填列)

63

-22,505,417.21

(2).外币折算差额的计算逻辑

    传统的表并法下,各家公司的各个会计科目的本币金额肯定是平的,但是,根据会计准则不同会计科目 从本币到合并货币 采用了不同的折算方法(其实在业务合并时,外币折算叫合并货币折算更合适,URP称之为合并货币折算),因此就会造成合并货币不平,此时就需要一个科目来平衡合并报表,这个科目就是外币折算差额科目,表并法下可能称之为报表项目更合适,在URP帐并法下已经是科目,只不过不是记账科目,而是合并科目。

一般地,资产和负债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期末汇率)所有者权益中的股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部分是投资者投入时的汇率,这块有点争议,反正我在境外项目就是按最初的汇率来折算的,一直固定。而本年利润(各期的期间利润) 是损益表科目按平均汇率计算而来。

http://s12/mw690/005txlFozy71bLubtVx4b&690

URP外币折算效果如上图,这是总计和小计后的结果示意图,URP任务T00表示原始数据,就是从ERP抽取的数据,URP任务T02表示外币折算数据。

URP将外币折算分为2段:

期初折算(期初重折)

对于资产负债表科目,需要将期初本币金额用当期汇率重新折算,但因为期初实际在上期已经折算过,因此,只需在当期补差则可,期初补差逻辑为:

期初折算补差 = 期初本币金额/ 本期期末汇率 期初合并货币汇总额

期初只从年初(第0期)一直到 报告期间-1 的各个期间,期初重折算只针对资产负债表科目,不针对损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折算仅在当期。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期初重折算凭证也计算在本期,本币为0,只有合并货币金额,类似外币重估凭证,期初重折算的URP任务为T02, 数据来源为“QCZS”。

本期折算:

本期需要折算所有的会计科目,其中资产负债表科目主要用C汇率(但中股本和长投用固定汇率),损益类科目用A汇率,或者直接使用平行货币金额,比如DMBE3表示美金,则折算时损益类科目的DMBE3 = 合并货币金额KSLXX

(3).外币折算差额的计算逻辑

   外币折算差额 = 【资产负债表科目的期初折算补充差异(C汇率折算) + 资产负债表科目本期折算合并货币金额 C汇率折算) + 损益类科目本期折算合并货币金额(A汇率折算)* -1 .

这样加上外币折算差额科目后,合并货币金额平衡。

(4).外币折算差额正负号

综合收益总额(损失总额以“—”号填列), 这意味外币折算差额项目类似“利润类项目,以合并损益表为例,如果当期外币折算差额为负,则表示收益;如果当期外币折算差额为正数,则表示折算亏损,按中国习惯,外币折算差额在报表项公式设置时需*-1将金额反置

举个实际例子就好理解了, 如下表,就很清晰了。

期间

科目

URP任务

本币金额(KZT

合并货币金额(USD

当月汇率

备注

2

资产负债表科目

T00

380

10000

C:380
A:320

帐并法下,损益类科目当期本币汇总额就是当期利润,当然前提是生产成本和项目成本必须结平!

2

损益表科科目汇总
(
当期利润,表结法)

T00

-380

11875

2

当期利润3131000000
(帐结法,所有损益汇总余额结转入3131

T00

-380

11875

2

外币折算差额

T02

0

-1875

3期间,假设没有发生任何新业务,仅仅变化了汇率,C汇率从380350

3

资产负债表科目

T02

0

857.14

C:350
A:310

显然外币折算差额贷方表示收益

3

外币折算差额

T02

0

-857.14

假设第2期间C汇率380, 380KZT = 1USD

3期间假设无任何业务,但期末C汇率为350,则所有资产负债表科目的期初重折算会产生1个重折差额857.14,在URP中,类似的折算凭证为。

:明细到各个具体科目  857.14

 : 外币折算差额 857.14  (贷方金额表示折算收益)

还有个注意事项,就是当期利润的处理,我们知道有2个方法:

前面已作过详细介绍:

表结法: 即所有损益类科目用A汇率折算后汇总,就是当月合并利润(合并货币利润),这个时候的合并利润直接由本币折算而来,是调整前合并利润,我们知道后续在合并时如果涉及损益合并,合并利润还会变化,合并利润表中反映的其实是最终的调整后合并利润

       SAP ERP采用的是表结法。

帐结法: 就是需要将所有损益类科目结转到一个“本年利润“科目!

正因为后续内部交易合并(如存货合并和资产合并)会继续调整利润,因此URP帐并法下需要采用帐结法,在外币折算任务之后进行(如果之前做则合并货币金额还没有呢), 结算分录为:

(或贷) 本年利润转出 (损益科目,汇总所有损益类科目的本币和合并货币金额)

  (或借):本年利润

类似采用“ 综合结转法“,注意是该任务需将损益类科目的本币和合并货币金额都结平!

更多请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0b44820102wbia.html (利润结转的2个科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0b44820102wbii.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0b44820102wblz.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