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P连载73-往来抵消差异原因和处理
(2016-03-15 14:34:51)分类: URP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0b44820102wc9s.html(往来抵消逻辑实现1)
内部往来抵消往往同时有伴随内部交易,这2类抵消是最基本最重要最频繁的合并抵消,将直接影响合并报表的信息质量,抵消数据不准确,合并财务报表将不能客观公正反映集团企业的合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实现内部交易平台的集团企业,可以使用一个内部单据ID统一跟踪内部交易双方的某笔双边业务,只要一方没有确定内部交易单据,则双方的会计凭证都不能生成,如果双方确定则同时记账到ERP并同步产生凭证级的抵消凭证;而很多企业往往并没有内部交易平台,这样可能造成巨大的抵消差异,曾有家企业,内部往来抵消差异就高达数十亿元,特别是企业规模越大,合并层级越长,往来抵消差异就越难及时发现。
往来抵消差异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情况:
(一).双方入账期间差异
处理方法: 按照准则规定采购方可以暂归入账,次月冲回(这个后续详细讨论业务和技术实现细节,点击下面链接 在途物资和应付暂估的ERP处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0b44820102wdpr.html)。
(二).双方入账科目差异
(三).工程款完工度确定不一致
如果内部往来差异巨大,原则上必须查明原因作出合并处理,否则影响合并报表质量。确实出现内部往来抵消差异,URP提供如下抵消规则:
(1).取大:按金额大方抵消,将虚减合并财务报表的资产总额(或利润,内部交易则影响合并利润,注意内部往来和内部交易往往相伴相生)。
(2).取小:按金额小方抵消, 将虚增合并财务报表的资产总额(或利润)
有人主张取小原则,抵消差异可留在原科目,简化问题。
(3).取借方:
(4).取贷方:
(5).取平均:
(6).不处理:
(7).自定义:
(四).双方往来挂账货币不一,汇率折算后无法抵消干净
年度期间 |
公司 |
科目 |
本币 |
金额 |
URP合并币USD金额 |
2015/12 |
母公司 |
应收内部单位款 |
USD |
1亿USD |
1亿USD |
2015/12 |
子公司 |
应付内部单位款 |
KZT |
230亿KZT |
1亿USD |
2015/12汇率230, 2016/01汇率270 |
|||||
2016/01 |
母公司 |
应收内部单位款 |
USD |
1亿USD |
1亿USD |
2016/01 |
子公司 |
应付内部单位款 |
KZT |
230亿KZT |
0.85亿 |
仅仅因为汇率变化抵消差异0.15亿USD |
如果在2015/12 Cash Call母公司拨款给子公司1亿USD,如果母公司记USD,子公司记当地货币,到了2016/01月,仅仅因为汇率变化抵消差异0.15亿USD!
有人看出问题没有?有次有个傻傻的傻财务跟我说他以前用国内某财务软件就是这样做账的(可能是那个软件不支持外币?反正那个软件应该在OVER了),正确应该如何处理呢?根据境外财务管理制度,拨入拨出款双方必须保证记账货币一致,如上面的例子,即使2015/12子公司确实将1亿USD按照当时汇率换位230KZT,都一定要用USD记应付内部单位款,正确的做账应该是:
第一步: 取得美金拨款,USD记账,同时确定本币(本币KZT)
借:银行存款1亿USD
第二步: 银行换汇
a)首先换出USD
借:换汇过渡科目 1亿USD
贷:银行存款 1亿USD
b) 换汇取得KZT
借: 银行存款-2(KZT账户)
绝对不允许子公司将2步合并直接做
借: 银行存款-2(KZT账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0b44820102wcgm.html (汇兑损失还是外币折算差额)
当然还有其他往来抵消差异原因,不再一一分析,
从第(四)个原因,在境外企业,因为涉及外币折算,往来抵消的难度系数又增进一步,也就是说,往来外币折算后的往来抵消要将外币评估结果考虑进来!
这个问题后续详细分析,请点击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0b44820102wdpt.html (多币种下的往来对账)
Tcode:J3RFREVHISTFC,SAP提供给俄罗斯国家的外币评估历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