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湖海塘与大黄山景点景区
(2022-04-22 22:53:44)
湖海塘公园
湖海塘公园位于金华市区南部,双龙南街西侧,湖海路以南,是一个城市湿地公园。
概况
湖海塘公园东起双龙南街、南临二环南路、西至康迪路、北至海棠西路,总用地面积为293万平方米,水体面积146万平方米,陆地面积147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15万平方米。整个公园延续"金华八咏、十景"的脉络,继承并发展"十景文化",打造"湖海塘十景"。
本段历史
湖海塘的由来颇具传奇色彩,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领兵攻打婺州时,把大军驻扎在婺江对岸一带。大将胡大海的队伍驻扎在大军的西南面,这里水源匮乏,他就带兵手拉手围了一个方圆十数里的大圈,然后借来各种挖地工具,从外往中心挖。十来天的时间,就挖成了金华最大的一口塘,塘深三尺多。过了数年,这口大塘蓄满了水。住在这一带的农民也因此风调雨顺,旱涝保收。为了感念胡大海的恩德,当地农民就把这口大塘叫做"胡大海塘"。后来把"大"字去了,直接叫湖海塘。
本段景点
整个湖海塘公园的建设借鉴中国 十景文化的传统,规划了"湖海塘十景"。从东北角开始,环湖沿顺时针方向,分别为"水漾晨曦""碧海扬帆""湖堤花锦""归园田居""溪塘秋雪""清江翠荷""琼岛流云""文沁观澜""柳岸烟雨""汀洲水暖"。各景点突出区位及自然环境特色,贯穿于景区的主要水陆游线中,以自然景观结合人文内涵,塑造不同的主题,为游人提供丰富的游览体验。
金华大黄山隧道
2015年6月30日中午12时,金华市区大黄山隧道竣工通车。通车后,大黄山隧道连接起环城南路和环城西路,隧道入口为环城南路与婺州街交叉口,隧道出口为李渔路和环城西路交叉口,路程从原来的2.6公里缩短至750米。隧道开通后仅供机动车通行。
金华大黄山隧道工程是一环线贯通工程的一部分,于2014年初开工建设。一环线贯通工程被列为省、市重点项目,道路北起李渔路(03省道),东至婺州街,全长1489米,道路红线宽度52米,投资5.36亿元。由于工程要经过大黄山和茶花文化园,为了维持茶花文化园的原貌,保留茶花文化园内的漫塘,一环线贯通工程采取下穿方案,下穿隧道正好经过漫塘底下。
金华开发区建设局工作人员吴鹏程介绍,漫塘底部呈圆弧状,大黄山隧道又依漫塘底部形状而建,大致呈V字形,因而有近4%斜率的上下坡。对于制动性差的非机动车和行人来说,斜坡的下行惯性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经过研究决定,大黄山隧道开通后将仅供机动车通行。至此,整个一环线正式贯通,总长度为21.5公里,环内面积为31.27平方公里,聚集了大约40万人口。大黄山隧道连接环城南路与环城西路,也使一环线成为真正的环状路网,能大大缓解整个城市的交通拥堵。
中国茶花文化园
中国茶花文化园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是一个以茶花文化为主题的,融山水、园林、花卉、建筑、展览、孔雀园等于一体的游览休闲胜地。
园区介绍
金华国际茶花盛会主会场之一的中国茶花文化园位于金华市市区西南,前身是大黄山公园,经过精心打造,
原本荒凉的"大黄山"变成了为人瞩目的"茶花园"。是金华市政府为迎接2003年在金华召开的国际茶花会议而建的茶花文化主题公园。这里林木葱郁、繁花似锦、风光旖旎,令人流连忘返。正所谓湖光山色,尽现美妙景观;茶花王国,汇聚文化百味。
园区规划
占地350多亩的中国茶花文化园是一个以茶花文化为主题,融山水、园林、花卉、建筑、展览等于一体的游览胜地。景区内的所有景点均用茶花的名字或诗句来命名,文化内涵深刻。全园分花佛鼎、松子山、花鹤翎、雪塔山及水上活动区等五个景区,园中栽植数百个品种的茶花、茶梅和部分茶花物种2万多株,从茶花仙子到茶花浮雕、木雕、壁雕,"茶花"的影子无处不在。
中国茶花文化园分花佛鼎、松子山、花鹤翎、塔山及水上活动区等五个景区,其中花佛鼎景区为主景区,2003中国·金华国际茶花节的主会场就放在花佛鼎景区的茶花广场。游客在美丽舒适的园中不仅可以尽情观赏各种名种名贵茶花,增长知识,而且可以尽情地游览以茶花命名的楼、台、亭、阁、湖、山、塔、桥等景点,欣赏历代茶花名诗名词、名画名著,还有茶花摄影展、书画展等等,以陶冶情操。园中胜景,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建筑风格
中国茶花文化园的建筑风格采用江南民居建筑风格,青瓦白墙,色彩分明,依山就势,临水而建,墙脚贴上雕琢茶花图案的板石,在墙廊画上茶花图案,局部嵌上有茶花图案的木雕板,烘托茶花文化氛围。文化园的建设风格亦以江南山水园林为楷模,充分利用现有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条件,进行适当整合改造,增添园林小品,从湖岸的整修到景石、置石的布设,从亭、台、楼、阁的布局和曲桥、花架、船舫的设置,从原有植被的改造到新增各种各样的茶花,无不体现江南园林的特色和茶花文化的主题。
园区环境
中国茶花文化园位于金华市区西南风景秀丽的大黄山,这里林木葱郁、繁花似锦、风光旖旎,令人流连忘返。正所谓湖光山色,尽现美妙景观;茶花王国,汇聚文化百味。
中国茶花文化园地处典型的浙江中西部地理地貌环境中,低丘冈地,地形错落有致。富有竖向空间变化。土层深厚,适宜各种植被生长。香樟、桂花亭亭如盖,苍松翠柏掩映,竹林幽静,花木扶疏,多彩多姿。建筑充分体现了江南园林风格,在屋檐、跳檐、山墙、景墙等制作装饰上都做了大量的艺术处理,使其呈现出典雅的风范。水体利用原有的鱼塘和水塘和水库,进行整体改造及其驳岸和池壁的适当处理,使水面活泼有韵律,曲张开合,有溪涧有漫滩,备感景致奇秀清幽。
游憩建筑设施
亭
"亭者,停也。所以亭憩游行也"。亭是园林绿地中最常见的建筑,形式多样,茶花文化园里的亭当然与茶花有关。一座"花佛鼎亭"立在茶花品种园中,左右互拥名贵的茶花品种,坐在亭中远眺学士塔,近观茶花姿,心情备感舒心。"十德亭"是与赞美茶花十德的石碑共建在松子山上,此亭建造高处,在此小坐,吟诵茶花十德,便可知世人爱茶花的道理,傲霜斗雪,艳而不娇,接受精神熏陶。在松子山对面小山坡上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八角小亭,名为"莲花亭",这是市区旧城改造时移迁至此的。在莲花池畔建有月丹亭,虽不像花佛鼎亭那样建造精细,也没有十德亭历经久远,但它简洁的外形与莲花池相互呼应,莲花清丽的外表,素雅的色泽和"也淤泥而不染"的品质都可在月丹亭下细细品琢。园中这四座小亭,不仅提供游人休息,也让人在小憩之时,兼可赏景、细思,陶冶情操。
楼与阁
楼阁是园林中较大的建筑,中国茶花文化园中楼阁众多,大大小小,各具特色。嘉会堂,是主景区茶花广场中心建筑,是2003中国金华国际茶花节的主会场之一,嘉会堂的建设设计采用独特的江南园林特色,古朴庄重、典雅而又不失现代气息。嘉会堂为二进四合院式,其中门楼二楼为韵胜阁,是高级接待室,也是广场观赏最佳位置位;正堂一楼为展览馆,陈列着国际茶花节期间在茶花公园举办的几个大型活动布置和大量宣传图片、书画作品及各地民俗风情、山水风光以及全国主要风景名胜宣传碟片等,展厅两侧悬挂着茶花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嘉会堂二楼是供游人休闲娱乐的多功能厅,在此放声高歌与茶花一起起舞,是亲朋好友欢聚的良好娱乐场所。紫重楼,是茶花中的珍品,因为其颜色为紫色而得名。位于公园大门口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阁楼名为"紫重楼",紫重楼是茶花公园的第一道风景,具古朴典雅之韵。此外,园中还有许多别具风格的建筑,如清香院、滴翠馆、观止坊、留芳阁、琼英楼等,其中留芳阁是栽培和展示花卉植物的场所,与留芳阁几步之遥的琼英楼则是茶花科研人员的办公、科研场所。
榭与舫
榭是建筑于水边的一种建筑,茶花园中状元红湖、孔雀湖、莲花池等水域,其面积约点公园面积的1/3,因此,湖边建有两座水榭即凌寒榭和紫魁轩。位于状元红湖边的凌寒榭与紫魁轩隔湖相望,紫魁轩已设茶座,湖中有一游船在两榭间往返,坐在凌寒榭和紫魁轩,一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一边饮茶品茗,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凉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
鹤顶红湖中有一岛,名曰:"红云岛",岛边湖中有一古朴船舫名"浮香舫",游人经汀步可上岛上舫,景色也非常优美。此外,湖边还有淡妆亭、月丹亭,在孔雀湖边还有一处仿汉白玉的花架--花槟榔。状元红湖有两座桥,一为十八学士桥,二是仿汉白玉的玉带曲桥,为公园的景色增姿添色,共同构成园中主要景点。
桥
园中有较大面积的水域,为便于游人游览观赏,内共有三座桥和一处汀步,使各景区有机相连,驻桥远望,水中倒影,周边景色别有一番景致。狮子笑桥,桥上共有石狮子18蹲,面容各不相同,神态各异。站在桥上,里面有莲花池,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盛开莲花,这些莲花白天开,晚上合,别有情趣。外面是鹤顶红湖,湖中有无数自由自在的红鲤鱼。远处的十八学士桥,是一座单拱石桥,拱高11米。站在桥上远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迎面不时扑来阵阵凉风。
九曲玉带桥位于状元红湖与孔雀湖交界处,一条白带穿湖而过,十分优美,在鹤顶红湖中经汀步与红云岛相连。
塔
学士塔是金华城区惟一的一座古塔,高42.9米,七层六角,黑瓦白墙,因它临金华高教园区,为传承金华历代文人志士的钻研求学精神,故以茶花珍品"十八学士"命名"学士塔",学士塔内有玄梯,可登梯而上,直通塔顶,每层有跳台,站在塔上可眺望金华城区全貌。塔顶有一座吉祥铜钟,钟声宏伟,悠悠远扬。
建筑小品
中国茶花文化园内有雕塑、置石、景石、诗碑、诗柱等建筑小品多处,千层岩、鹤丹峰、文笔峰、锦云石、乐方亮等景石多处。
茶花仙子高7米、重10余吨的汉白玉石雕,是为迎接2003中国金华国际茶花节举办的茶花仙子评比活动而雕刻的,茶花仙子雍容华贵,美丽动人。
号称东方一绝的金华斗牛,在大草坪西侧,两头虎视眈眈的斗牛正准备决斗,为草坪增添了活力。
迈步园中小路,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造型奇特的置石、景石,有如公鸡报晓、似中国版图的"东方亮",有腾空而起的"锦云"石,有似笔架的"文笔峰"、有层层叠叠的"千层岩",又有声如铜形似峰的"鹤丹峰",在公园门口,有一座占地600多平方米,高10多米,暗褐色的大型塑石,名为"紫岩",其正面刻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手迹"中国茶花文化园",背后刻有号称东方莎士比亚的金华兰溪籍戏曲大师李渔的《闲性偶寄·山茶》,词中赞道"山茶带雪而荣……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殆草木而神仙者乎?"。这些置石、景石,为公园增添无限景色。
中国茶花文化园除楼、台、亭、阁、架、景石外,在园中处处可以听到典雅悦耳、美丽动听的音乐和景点解说词。设计师们巧妙地把音响设备安装在灯柱内,在众多优美动听的歌曲中,以赞美茶花的歌曲为主,亦有高雅的古筝、笛子、小提琴等中外名曲,使人悦耳动听。使整个茶花文化园动静有序,充满生机。
其它景点
茶花广场
茶花广场占地1800多平方米,中心有一蹲龙凤呈祥浮雕,两边有八根石柱,上面用各种字体雕刻着历代赞美茶花的诗词八首,正面是嘉会堂、主席台,对面是汉白玉雕壁,上面刻着潘天寿大师的"十分江南春色"画,广场四周种满大茶花并放置盆景、盆花和花钵。2003中国金华国际茶花大会开幕式就在这里举行,也是国际茶花节系列活动的主要活动场所。
孔雀园
孔雀园中有数百只孔雀,有世界珍品蓝孔雀,现仅在北京和金华两地有饲养;还有为数不多的白孔雀。孔雀开屏时,或五颜六色,花枝招展;或雪白一身,洁白无瑕。孔雀是美的象征,与茶花在一起,成为美丽吉祥的化身。此外,孔雀园中还饲养有猴子、山鸡、珍珠鸡、山羊等多种动物,蹦蹦跳跳,活灵活现。
2003中国金华国际茶花节之茶花新娘集体婚礼在中国茶花文化园举行,仪式结束后,每对新人在亲人帮助下种下了一株株同心树,形成结婚纪念林,象征着爱情之树常青,爱情之果常在。在结婚纪念林附近有成片分布的丛生树林。树枝分叉丛生,或三、五枝一丛,或七、八株一丛,枝叶茂盛,故美名曰"合家欢",林中建有"同心永结"景点,上面挂着一把把伴侣永结同心的金锁,在此挂上一把同心锁,象征夫妻百年好合,永结同心,合家欢乐。 丰富多彩的景点遍布公园,令人止不暇接,驻足观看。公园白天的景观优美,夜晚更别有一番景色,万紫千红的灯光,繁星点点,构绘出美丽的茶花园轮廓。如果你想领略中国茶花文化园的美景,感受这山、这水、这亭台楼阁,如果你想探究茶花文化,了解茶花品质,那么还请您亲临,你眼中的中国茶花文化园将会更美
所获荣誉
本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突出体现我国悠久茶花种植历史和灿烂文化,无愧"中国茶花之乡"之殊荣,促进茶花产业发展,提高金华城市品种和形象的宗旨。
遵循中国茶花文化园规划设计原则,通过全面规划、科学布局、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充分展现我国茶花种植历史和灿烂文化,充分体现文化园的知识性、可游性、趣味性。
2005年,中国茶花文化园被国际茶花协会授予"世界杰出公园"。
旅游指南
门票:无需门票,从2007年起,已免费开放
交通:市区可选择游6路公交车,直接在茶花文化园正门口下车,也可选择出租车,交通十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