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遍兰溪 第四十一篇  历史名人辈出的三泉村

(2017-05-27 20:22:51)

    唐韶12111263),字子和,黄店三泉村人。嘉熙四年(1240),以漕魁中南省第二名。曾应召为沿江制置司干办公事,制使史岩之派其往襄阳劳师。其时元兵在境,江南驿骚。韶驾舟溯流直上,使其子良嗣率“敢死队”攻击前进,所向皆克,直逼襄阳。守将吕文焕大喜,说:“不劳师者三年矣,今君独来,且宜置酒。”即出兵数万,首尾夹击,攻其两端。韶与元兵大战中流,破敌而出。

    岩之为韶上报请功。擢升南陵知县。其后郡守赵及留守、仓使皆称其能,列荐于朝。有旨令籍记姓名,厚加录用,未及用而卒。祀乡贤。

    唐元章12141278),一名太初,字子焕,三泉村人。宋德祐二年(1276),元章与侄良嗣举义。兴复王于温州拨遣炮兵3000为助。元兵压境,元章迎击于兰溪黄湓滩,大破元兵,斩其将奚达鲁。元兵退归桐庐,遂进兵扼守严州。朝廷加元章朝请大夫,命知严州。加良嗣阁门宣赞武翼将军、江淮闽浙都统兵马使。相持2年,粮援莫继,战不利。拟转福建以图再举。时元兵大至,元章转战死于龙游白雲寺前。元军帅唆都以双虎符金牌招降良嗣,不受。至仙霞岭亦战死。时称“二义士”。今仙霞岭有唐将军庙,即良嗣祠。叔侄俱祀乡贤。

    唐良嗣,字昌之,唐韶之子。丙子年,元帅东下,伯颜总统大兵以谋,此时宋朝皇帝已逃难在台州、温州,下诏令唐元章克复。唐元章以一介书生率侄唐良嗣高举抗元大旗,招募金、衢、严三府勇士,成立义军,朝廷拨炮军三千以为援,与元军接战于黄盆滩,斩其将奚达鲁,克复婺、衢、严、徽,朝廷特赐朝散大夫知严州府事,在下将士均有赏赐。坚守了几年,后终因粮草不济,弹尽粮绝,寡难敌众,元兵追之,唐元章忠贞不屈,后势弧力穷,乃置酒会诸将,歌而饮曰:“今日誓在必死”,与元兵战死之埋葬于白云寺,时年为至元十五年(1278年)。后人在白云寺旁建祠以之纪念。

       唐元章战死后,唐良嗣也因孤战力竭,元军以双虎符金牌诱降,唐良嗣不从,战死于仙霞岭。元人皆称曰义士,时年34岁,今仙霞岭上有唐将军庙作为纪念。同里后学邵玘赞之曰:“凛天地之正萃,华岳之精,总兵四省,恢复苄京,不避艰险,厥惟一心助父被虏,世笃忠贞,庙貌血食仙霞之滨。” 

    唐良骥12371298),字德之,黄店三泉村人。博学能文,举明经。仕提刑司干办。与金履祥相友善。建齐芳书院,延履祥讲道、著书。弟良知、良史、良瑞皆从学。良瑞,字进之,号石泉,尤知名。孙晋卿,字景文,行年80好学不倦。著有《性极精义》一书。

    唐良贤1432~?),黄店三泉村人。永乐间以明经任贵州思州府推官。持身整洁,刑政修明。入祀贵州名宦。祀乡贤。

    唐龙14771546),字虞佐,号渔石。城北隅人。少师事章懋。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山东郯城知县。后出按云南,查处大案,稳定政局。再按江西,妥处朱宸濠叛乱案的善后事宜:罢“三司”官,撤驻军,夺占土地还原主,深得民心。升陕西提学副使、山西按察使。嘉靖七年(1528),改官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诸府,奏准免征淮西官马种牛,寿州、正阳关榷税,通、泰二州虚田租及漕卒船料,民甚感恩。召入京任左副都御史,又任吏部左、右侍郎,摄铨人事。十一年(1532),陕西大饥,延绥边境告急。以龙为兵部尚书,总制三边军务,兼理赈济。龙临危受命,救灾为先,以训平籴,禁闲粜等10条对策解救数十万濒死饥民。继而反击吉囊、俺答所部入侵,令其北徙600里,大败遁归。同时查办内奸,就地正法;绘制三边地图,制订攻防计策,三边绥靖。召还为刑部尚书,彻查刘东山构陷140人的大冤狱,蒙冤者皆昭雪。加太子太保,转南京吏部尚书。嘉靖二十五年(1546),因一小案“引疾不报”被罢黜归里。舆出都门30里,卒于馆。死后4年诏复原职,赠少保,谥文襄,赐祭葬。次子汝楫于二十九年(1550)殿试第一,状元及第。著有《易经大旨》、《渔石文集》等。《明史》列传。

    唐仁14791539),字仁之,号四泉,黄店三泉村人,受业于章枫山先生,精通理学,博通经史,尤精于《易》。正德五年(1510)举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历任南陵、金溪、溧阳知县。有廉能声,迁至工部员外郎。卒于官。

    唐熊14851556),字虞弼,龙之弟,性淡泊,躬修孝行。母郑氏年老失明,起居必敬扶,持之不离左右。伯兄以刑部尚书告养亲归,熊恭敬承意,绝无推诿。母氏安其养焉。居常甘于淡泊,不慕荣利。虽兄陟上卿,益自励,所守布衣,终身不事生产。

    唐钺14941563),字君赐,号婺野,黄店三泉村人。龙之族弟,为章懋晚年入室弟子。嘉靖元年(1522)乡举,授溧阳令,修复圩田,教民桑麻,诸善政循声冠江北。迁扬州府同知,分镇瓜步。会岛寇猝起,纠工备材,指画要塞具城。橹冠至,卒以有备,民获安堵。例应殊擢,为权要所阻,调楚府长史。王以夙望礼之。次年谢事归。生平敦行谊,朋友有急,辄倾身以周。博通群籍,不拘拘学究家言。自天文地理,兵刑历律诸书无不探究其原委,为文雄深尔雅,有西京体。其诗独操唐音,以自竞于古作者。所著有《唐楚相集》。

     唐汝承14961549),字柏宠,号晓江,城北隅人。嘉靖元年(1522)举人,授应天府通判。郡多豪贵,隐漏侵匿,汝承发摘如神。署篆溧阳,有兄弟争产互讦,导以义,感而相让。调顺天通判,霸州盗发,奉旨署兵道事,剿抚有功,擢常州同知,视府篆。值旱,虔祷嘉山,雨随注,又先期赈济,多所全活。祀常州名宦。

    唐汝楫15121572),字思济,号小渔,城北隅人。明嘉靖兵部、刑部、吏部尚书唐龙之子。

     自幼奋发读书,凡诗礼百家无不了然。嘉靖二十八年(1549)举人,次年礼部会试名列第九,钦定状元。初授翰林院修纂,司起草诏书、编撰国史等职。皇帝崇信道教,文臣以青词为入相捷径,争相邀宠,唯汝楫独不然。嘉靖三十八年(1559)储君之争,众皆守望。汝楫奋不顾身,力主长嫡子裕王载垕为太子。拨乱反正,功莫大焉。擢右春坊右谕德,任青宫日讲,专为皇太子载垕讲课3年。嘉靖四十一年(1562),严嵩罢黜,汝楫被中伤夺官。隆庆元年(1567),太子载垕登极,亲为其“特授奉常,宠赉银币”,平反昭雪(此事《明史》失载,见《唐氏宗谱·明庄起元〈唐小渔先生传〉》)。当此大拜隆恩,计日可至之时,毅然挂冠回乡。自此屏迹宫廷,不通一刺。每自称白云、紫霞二洞主人,与田夫野老对谈终日。卒祀乡贤祠,葬兰溪灵洞乡八石溪上尹。至今状元山墓仍存。

    汝楫于文章、诗赋、书画均有精深造诣。有《玉堂集》并诗稿行于世。清康熙《金华府志》载有其于隆庆六年(1572)所撰《重建忠贤词碑记》。

    唐邦佐15411593),字惟良,号中廓,唐龙侄孙。隆庆元年(1567)中举,二年成进士,任如皋县令。到任即召集当地父老询问利病。了解到瓜、仪二处河运水闸未建,有碍运输,即创议建成。如皋县有大盗马松、马柏为患,上司悬赏未能捕获,邦佐用计将他们擒拿归案,盗患止息。调任水陆要冲之仪真。楚地有侵寡嫂产万金,贿当事,故不白之事,亦千里跋涉越界来申诉,邦佐亦与之审明办结。擢升刑部主事,后贬为两淮判,由是两淮盐政为之一清。后调任赣州府判,昭雪冤狱。擢升知河南光州,恰遇适上司巡抚系张居正门客,遂罢归。邦佐抱才未展、士论惜之。所著有《唐比部诗集》。

唐廷倚1562~?),擅画山水,同行赞其意浑笔润,骨韵天然。同邑复有章希哲、朱应斗、朱应举、郭宗奕者俱名,擅画。 

               三泉古迹  

    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去,惟独那些老屋还在见证它往日的辉煌,环绕池塘的“春夏秋冬”四厅有的早已不见踪影,有的被拆改得面目全非,冬官第系2003年重建,七房厅毁于建国初,龙头厅仅存砖雕门楼和后厅,六房厅(兰芷升庭)、五份厅(学善堂)和将士厅(世德堂)等尚好。

    世德堂 世德堂是兰溪地区最具宋元风格的木构建筑,其正厅檐下的单抄双下昂六铺作和内槽三叠梁等都是当地古建的罕见孤例,1997年该建筑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谱载世德堂是为祭祀三泉人唐元章、唐良嗣两位南宋抗元名将而建,南宋德祐二年(1276) 唐氏叔侄二人率兵大败元军于兰溪黄湓滩,朝廷加元章朝请大夫,命知严州,加良嗣阁门宣赞武翼将军、江淮闽浙都统兵马使,两年后分别战死在龙游白云寺和江山仙霞岭,宋丞相文天祥为其题写的“正气千秋”、勅封“武翼将军”两古匾一直保留于世德堂,所以民间有世德堂为宋元遗构之说。`2005年世德堂维修期间,“状元及第”(明嘉靖庚戌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唐汝楫立)、“翰林学士”(宋天圣翰林唐满立)、勅封“温国公”(宋户部侍郎唐恪立)、特赐“成忠郎”(宋鄧州都司唐尧卿立)等宋明竖匾也得到修整,另有几十块毁于“文革” 的横匾也因当年一位睿智老人的偷偷摘抄而重见天日于盛世。那些标榜着宗族荣耀的文字多少会有炫耀和教化的动机,但无疑也是唐氏后裔的精神气质所在。

     世德堂俗称将士厅,坐北朝南偏东45°左右,总体为三进两天井合院式,依次有照壁、门楼、门厅、正厅、后厅、厢廊、夹弄等组成。现存砖雕门楼为明嘉靖年间建造,四柱五楼牌坊式,楼脊有宝瓶、三戟、狮子和鱼龙吻兽等吉祥饰物,正楼下书“东鲁”二字,意为不忘山东先祖,额枋上有高浮雕的双狮戏球、麒麟、牡丹等,各檐出跳仿木五踩计心斗拱共十二攒,部分施象鼻昂,拱眼壁等处有彩画。楼下为石库门,有泡钉,两旁设抱鼓石和旗杆石。门厅面阔三间,进深九檩,明间用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双步,次间抬梁穿斗混合式,砖制仿木梁架,明间后檐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拆改出单檐歇山顶固定式戏台,檐下撑托狮子牛腿,该进建筑在3年前的大修中更换了较多的大木构件。戏台正对正厅,两旁用厢廊各三间围合天井。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用才粗壮,结构奇巧,在当地有民间小皇宫之称。前檐柱头和补间出单抄双下昂六铺作共十朵(其中补间各两朵),单材重拱计心造,昂为琴面昂,整体与宋元官式做法相似,但补间铺作无后尾,显然以装饰为主、受力为辅。前廊五檩,用覆水椽,梁架为抬梁式结构,单步梁、三架梁和五架梁均为扁作月梁造,梁头无雕饰,梁柱节点处用足材丁头拱,骑栿拱顺檩方向出三跳足材,坐斗下用驼峰。内槽七檩,明间抬梁式结构,三架梁、五架梁、七架梁互相叠加成“三叠梁”,七架梁插入前后金柱栌斗,栌斗用圆形,出十字拱、蝉肚替木等承托梁栿。所有梁栿间均用骑栿拱(十字拱)承托,次间山缝抬梁穿斗混合式,中柱落地,两旁用单步梁、双步梁和三步梁叠加,风格与明间梁架取得统一。后廊用单步。后檐额及内额施一斗九升的扶壁拱和襻间拱。除西次间前廊有石柱两根外均用木柱,梭柱明显,明间檐柱、四金柱为鼓状柱础,其余为礩形柱础。根据正厅大木分析,专家断代为元末明初建筑。后厅为清末添建,三间两搭厢式,正房为重檐楼屋,楼下明间抬梁结构,每间用四扇五抹隔扇门,前廊出三檩,青石抹角方柱,四只人物动物牛腿为近年被盗后重新复制,两次间梁架与山墙间有木梯可登楼,楼上草架,用七檩,前檐有朴素的壶嘴形撑拱。后厅存有供奉祖先牌位的神橱,小木作较为考究。

    学善堂 学善堂又称五份厅,坐南朝北偏西20°左右,现存三进三开间两明堂,左右各有厢廊三檩两间,根据建筑风格和历次维修痕迹判断正厅梁架以及门厅山面梁架为明代原构外,其余为清晚期所改建。门厅明间开正门,两次间开边门,内有简陋的活动式戏台,明间两缝用抬梁式结构,五架梁对前后双步,栌斗、坐斗制成花篮状,脊檩与三架梁间的三角形区域有双狮木雕,次间山缝抬梁穿斗混合式,檐下有仙人骑鹿的圆雕牛腿。正厅用太湖石做阶条石,礩形柱础,下置覆盆,室内方砖斜铺墁地。明间两缝用抬梁式结构,五架梁对前后双步,月梁断面呈矩形向外微凸,两端龙须纹呈眉月状,梁下用雀替、丁头拱承托,甚至有出三跳的重拱丁头拱。所有柱子柱头卷杀,圆形讹角栌斗,栌斗和骑栿拱顺檩方向各出两翘和单翘,檐柱头还有象鼻昂、竹节式异形上昂和枫拱等构件,檐下天将骑狮的圆雕牛腿很明显是清代添加, 刀法细腻,人物传神,体现了浙中木雕的较高技艺。内额悬挂1993年重制的堂号横匾“学善堂”。

                林马松

                    2017.5.27.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