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贝尔法特分享:DHA不仅仅是帮助孩子大脑发育这么简单

(2020-05-30 16:07:03)
标签:

贝尔法特

育儿

分类: 育儿

养育一个健康又聪明的宝宝,一定是每一位家长的毕生所愿吧。就聪明这一点而言,宝宝的受教育方式、生活环境固然重要,营养摄入也是万万不可忽略的因素.

 

  帮助宝宝智力(神经细胞)发育,就不得不提到这一种被宝妈们广为好评的营养素——DHA。它是什么?对宝宝有多重要?贝尔法特小编推荐大家看这一篇文章,看过后就能对DHA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什么是DHA

 

  DHA,俗称“脑黄金”,属ω-3系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大脑皮层中含量高达20%,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一种主要元素,在眼睛视网膜中所占比例约50%,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须由食物提供,并且对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二、适当补充DHA的好处

 

  1.促进神经系统(智力)发育

 

  宝宝的智力发育从一定程度上讲,即是神经元数量的增加,以及神经元的增殖分化突触形成连接的过程,而突触交流中心的细胞膜以及大脑的”思维中心”——大脑皮层上都含有较多的DHA,神经元越多,“神经网”越密集,宝宝才能头脑敏锐、反应迅速。

 

  据美国科学家贝兹的对比实验,显示在婴儿期补充达到验证水平(17mg/100千卡)DHA,能平均提升婴幼儿7个点的智力水平。DHA在婴幼儿时期对于促进孩子语言思维和语言表达,帮助孩子语言发育,促进宝宝精细动作发育,诸如找寻玩具,玩具拆装等动作可以更早实现。

 贝尔法特分享:DHA不仅仅是帮助孩子大脑发育这么简单


  2.增进视觉系统的功能

 

  DHA是构成视网膜感光的视锥细胞的重要组成物质,能帮助宝宝视觉发育,看清这缤纷的世界,尤其是现在信息化时代,电视、手机、笔记本等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无一不影响着宝宝的视力。古语道“耳聪目明”,婴幼儿的听觉、视觉的灵敏程度,哪一样与宝宝的反应力没有关系呢?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群重视DHA的摄入的原因之一。

 

  3.抗炎

 

  炎症,也就是平时常说的“发炎”,是人体大多数病变的基本病理变化,而血液中30%DHA就具有较好的抑制发炎前驱物质形成的作用,长期补充对提升宝宝免疫力,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有益。

 

  4.改善婴幼儿睡眠

 

  婴幼儿平均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帮助人体大脑和身体进行自我调整和修复。有资料显示,我国婴幼儿睡眠障碍总患病率为20.87%,严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适当补充DHA,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宝宝的精神状态,帮助宝宝安稳入眠。

 

  5.缓解老年痴呆

 

  经过大量实验表明,DHA对减少血小板的凝集和血栓素形成有一定作用,并且能够延缓大脑神经元的衰亡速度,减少老年痴呆、脑血栓、心肌梗塞、脑梗塞的发病率。

 

  三、DHA帮助智力发育的黄金年龄段

 

  胎儿期-3岁是宝宝的智力发育的黄金阶段,美国学者布鲁姆,通过对近千名婴儿长达20年的跟踪表明:若以17岁时的智力为100,8岁时进行开发,只能开发20%;4岁时进行开发,能开发达50%;而更大的开发潜能却在3岁以前。胎儿期-3岁进行适量补充,对宝宝智力发育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贝尔法特分享:DHA不仅仅是帮助孩子大脑发育这么简单


  四、哪些人群尤其需要补充DHA

 

  婴幼儿尤其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出生儿、孕妇、哺乳期宝妈、学业繁重的少年儿童、工作压力大的成年人、老人对DHA的需求量都比较大,建议可以适当补充。

 

  五、补充方式:

 

  深海鱼类(沙丁鱼、鳕鱼等)、干果(核桃、杏仁、芝麻等)、蛋黄、藻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DHA,哺乳期麻麻、孕妇以及适龄的婴幼儿添加辅食之后可以适当摄入。除此之外,母乳尤其是初乳中也含有较多的DHA,这也是提倡母乳喂养的原因之一。但是,婴幼儿通过食物获得的DHA的量毕竟有限,可直接服用DHA营养制剂进行补充。

 

  六、不同人群推荐摄入量

 

  结合中国营养学会与世界卫生组织(WHO)DHA的推荐摄入量如下:

 

  1.0-1岁的婴儿期

 

  足月儿:20mg/kg

 

  早产儿:追长期40mg/kg,体重追上同龄宝宝后20mg/kg

 

  2.1岁以上幼儿及儿童:100mg/kg

 

  3.成年人:220mg/kg

 

  4.孕妇:200-300mg/k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