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随心的行走(四十六)
——岳阳楼随笔
岳阳楼天下名楼也。与黄鹤楼、滕王阁并称神州三大名楼。其楼坐西朝东,高约20米、宽约18米。岩石为基,台墙深红,三层四柱,飞檐斗拱,独特盔顶、金碧辉煌,雄踞城台、气势恢宏。建楼之材、均为木质,卯榫相嵌、钉铆不用,屋顶曲线、流畅优美,宛若武士、头盔形同。实为古人能工巧匠之大作也。
今登其楼,急雨忽来,洞庭湖平、舟船不动,君山难望、湖光不现,气冷风凉、水天灰蒙。然登楼人川流不息,雨中匆匆。何缘?旅游之团、云集而至,天时难料、行程必从,时间有限、风雨无阻,到此一游、乱乱哄哄。故该游游、该拍拍,前仆后继、大呼小叫,亦为当下各地旅游景点的尴尬囧境。
吾思衬,历史上岳阳楼多遭劫难、几经焚毁,但却能屡毁屡建,这恐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无关系。想当年若非滕宗谅被贬官至岳州,到巴陵后又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勤政为民,重建岳阳楼,并邀请好友范仲淹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岳阳楼恐怕难以复之。楼因文而声远,文因楼而传世,故名楼名篇缺一不可存也。
据说,滕宗谅主政岳州重修岳阳楼时,不仅心怀岳阳楼之大观,情系迁客骚人之情怀,更有借楼正名、宠辱皆忘,把酒临风、自证清白之念。而且善用官威,巧迫当地“老赖”捐出所赖之钱修楼。故重建岳阳楼没用官府和当地百姓一分银两,深得百姓赞誉。此举也是范仲淹甚喜之事,故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谈一切的出世警言。
如今,岳阳楼有不少名人雅士、士林才子的对联、诗词悬挂于内,争奇斗艳,雅俗皆备。如李白题写的“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之句,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毛主席手书杜甫诗词的雕屏等等。楼外则已打造成一个园林景区,并有唐宋元明清五代岳阳楼景观的模型,可以让人一睹岳阳楼之变迁。
总之,岳阳楼外之可观、内之可赏,静之可品、动之可游。是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随记之。
南飞癸卯年于岳阳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