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作单元的阅读思考
(2019-12-13 14:16:20)一、统编教材中习作内容的编排呈现序列化,旨在使学生的习作能力螺旋上升。以写一件事为例,三年级是学习写日记,我有一个想法,植物朋友(写清楚),实验过程到四年级的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呈现螺旋上升。
二、习作单元从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练习,实际上就是通过练习形成习作能力的过程。如何展开学习过程:
1.单元导语。单元学习的两个语文要素,一条指向阅读,一条指向习作表达。
2.精读课文。阅读教学实际是以课后的思考练习题为轴心和目标的教学。
3.习作单元的交流平台与普通单元不同,重在对本单元的习作方法要求进行梳理和归纳。
4.初试身手。是一次小型的实践性练习,让学生对前期所学的写作知识,写作方法有一个诊断和尝试。
5.习作例文。不能当作精读课文,也不能当作略读课文来教,他们的教学功能直接指向习作表达,主要是供学生习作,是借鉴和模仿。
6.生活万花筒,这是习作单元的重头戏。是学生习作成果的呈现与检阅。
三、习作单元的教学关键点:
1.搭建支架,尊重学习,起点2..强化实践,亲历学习过程。3.注重交往,实现多元评价。关于习作评价,以鼓励为先,评价形式要多元,可以自评,互评,小组评相结合。比如,可以选择几篇达到要求的习作作为范例,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发现习作的优点,针对没有达到要求的习作,应当鼓励学生针对不足的地方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也可以把所有习作中出现的问题收集起来,从习作要求的维度进行归类,梳理,聚焦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修改,还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本单元的评价,重点进行习作心得体会分享,明确习作好在哪里,怎样写更好,必要时还可以再次引入精读课文,习作例文中的典型语段,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实现二度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