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月二“敲炕头”

(2016-03-10 20:56:07)
标签:

杂谈

http://s11/bmiddle/005to2uezy700GiAJ5hbb


敲炕头敲炕


    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沧州的老家有个“敲炕头”的习惯。其实,这个相传已久的民间习俗就是为了祈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今年忘了“敲炕头”!整日介不知为啥忙来忙去、忙东忙西,居然把二月二龙抬头的这个头等“大事”忘得一干二净。今天在单位午餐,同事无意提起农历二月二,才猛然想起。可惜离家太远,没办法回家去敲。于是,摇头晃脑、敲打杯盘,跟着它的节奏吟念二月二的抬头歌 —— “二月二敲炕头,金子银子往家流。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蜈蚣不见面。二月二敲炕尾,说话算数日子过得特别得(dei)……”。

    不知是喜歌的蕴意、还是节奏的欢快,吸引了周围的同事。大家争相学习,询问来历。我来劲儿了,告诉大家: 正午十分,要用家里的擀面棍儿敲打自家的床头,正反各一圈。如果转上一圈,喜歌正好念完,这一年准保有好日子过!

    话没说完,同事们纷纷掏出手机,按照我刚才的吟唱韵律默背给家人。离家近的,也做鸟兽四散状飞出了现场。可怜只有我,还拿着一只筷子,叫花子般得在那里嗔目结舌!

   不一会儿,我的手机响了。

    “孙哥,敲炕头是用擀面杖啊,还是擀面棍儿啊?!”电话的那头,还在不停地喘息。

    “你家是卖炊饼的,怎么还用擀面杖,擀面棍儿敲不就得了!”我笑着,好意地回答。

    这通电话刚撂下,嘟嘟得又响了。

    “老孙,敲炕头,用多大劲儿啊?!”电话的那头也在喘。

    这回,我真蒙圈了!       

    “兄弟,跟你媳妇说,只要别把家砸了,别把你家床头凿下半拉来,晚上,你家孩子有床睡觉,这样的力度我想就行了!哈哈哈”。我挂了电话,不过作为民俗文化的传播领袖,真得笑抽了!

   这时, 电话又响。看了看号码,我没有去接!因为,百地百风俗,有个讲究,有个淘个喜气的好彩头就得了。

    看来,民俗文化的讲究或民间习俗的传承,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风调雨顺、金银财宝的祈福。在我看来,还有不尽的快乐和欢笑。因为,分明看到了,同事们回来后的喜形于色和说笑不停的关于二月二敲炕头的故事。

    或许,二月二“敲炕头”真得预示着我们的未来要抬起“龙”头。

          孙长老  2016.03.10农历二月初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