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
(2019-05-28 10:48:45)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只有一个地球》。下面我将从教材理解、目标设计背景、目标达成策略和方法、重点目标达成的详细设计、作业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教材理解
《只有一个地球》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核心话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也就是科学小品文。研读教材后,我发现本文说明条理清晰,从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三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并以此呼吁人类珍惜资源,精心保护地球。说明方法也很明确,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对于以前已经接触过说明文的六年级学生来说,在内容理解上难度不会太大。基于学生实际和文体特点,我想在第一课时引领学生从一般性说明文的角度完成对整体内容的把握,这也是单元导语中对学习这一单元的整体要求之一——学习本组课文,注意把握主要内容。
同时我又考虑到,如果只从一般性说明文角度来理解,学生们在理解了内容的基础上,也能读懂本文写作的目的是呼吁人类精心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也会说出一些所谓的保护环境的“誓言”,但他们发出的话语只不过是一种公共口号而已,并不能触动情感,感受到文中那种深切的忧心和痛苦,不足以震撼心灵。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它的语言是生动而于字里行间又富有感情的,在反复研读文本后,我的找到了这篇说明文的语言训练点——结合反复出现的“但是”这一转折性词语,体会文章“以爱衬忧”的写法。因此在第二课时,我将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通过对比赏析、感情朗读的方式,引领学生去触摸作者那颗滚烫而焦灼的心。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随着文本的感情起伏,切实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那种惭愧、担忧、愤慨和呼唤。这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情感的体验,同时又可以从中学习表达。从而很好的完成单元导语的其他要求——例如深入思考、发自内心的行动起来,提升环保意识等。
二、目标设计背景
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本课教材所包括的知识和能力训练点之后,根据课标年段目标要求和局教研室下发的教学目标系列等材料,我是这样思考的:
思考之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表达,这是阅读教学目标的指导思想。那么对于这篇教材,我们要做到哪些方面呢?
第一点,课标第三段目标第五条中有一句规定“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而本单元在单元导语中第一个要求就是“学习本组课文,注意把握主要内容”,因此把我把第一课时的目标定位到了把握主要说明内容和体会主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上。
第二点,课标第三段目标第四条中有一句规定“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本文作者介绍地球、地球资源的时候,都是先介绍曾经的美好,然后写现在存在的问题,用有力的证据来说明观点,这正是“以爱衬忧”的写法。所谓爱之愈深,忧之愈切。而且作者为了表达对地球命运的强烈担忧,呼吁人们精心保护地球,在写作的时候作者多次用到“但是”这个关联词语,增强语气的表达,提升表达的效果。针对文本的这个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会“但是”这一转折词语反复运用的特点,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随着文本的感情起伏,切实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那种惭愧、担忧、愤慨和呼唤。
思考之二:关于识字、释词和朗读的考虑,到了高年级,学生通过预习、查阅字典已经能够解决字词了。对一些易错字词共性指导即可;关于朗读,在第二课时引领学生体会“以爱衬忧”的表达和“但是”的表达作用时,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就会从内心传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爱和忧,感情朗读则会水到渠成。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考虑,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读写“遥望 晶莹 资源 矿物 恩赐 节制 枯竭 滥用 威胁 指望 设想 移民 破碎 目睹 和蔼可亲”等词语。
2、通过读懂文中有特殊用意的词语与上下文的联系,读懂课文内容。
3、根据说明文特点引领学生表述主要内容,分析文中使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及其所起的作用。
4、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引领学生体会本文“以爱衬忧”的表达特点,在对比中加深对课文情感的体会,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三、目标达成策略和方法
本课的学习我预计通过两课时的教学来达成以上目标。具体教学流程为:
课前预习;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由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入手,通过画面的视觉刺激和精美的导语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检查预习。(通过接龙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读文情况。对共性的问题进行随堂指导。)
(三)梳理全文的说明内容。(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的方法完成对课文整体内容的梳理与概括。)
(四)体会作者用到的说明方法及其所起的作用。(在完成说明内容的梳理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说明的,引导学生体会主要的说明方法及其所起的作用。在体会说明方法作用时,引领学生根据例句加以体会,并规范语言的表达,例如:举例子起具体说明的作用,它往往具体说明的是前一句内容;作比较起突出说明的作用,作者想写谁就突出谁的某一特点等等。这样既有助于学生通过说明方法更好的理解说明内容,还可以规范答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内容回顾。
(二)比较阅读,探究写法,深入体会感情。
(三)读写结合,尝试练笔。
下面将对第二课时的目标达到进行详细说明,因此在这里不再一一展开。
四、重点目标达成的详细设计
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大屏幕出示)
1、课文内容回顾:课文是从
2、本文主要运用了
【设计意图】回顾主要内容,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完成下面的教学。
(二)比较阅读、探究写法
过渡:保护地球,保护环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那么作者是怎样写的让人们更重视这个话题呢?今天,我们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看一看不同的写法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1、请大家看老师下发的修改稿。布置学习任务:
(1)仔细阅读,思考同原文相比较,主要是哪里不同呢?
(2)分组研读。(每两行学生研读一部分)
(3)小组汇报。(学生边读边用投影展示)
【设计意图】发给学生修改稿,学生把修改稿和原文仔细对比,在书中勾画出删掉的部分或内容,为下面的交流感悟做好铺垫。
2、说一说,读着这些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球?
(教师相机板书:美丽壮观 和蔼可亲 慷慨无私 长期使用)
3、借助板书,引领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这是一个美丽壮观的地球,你看
这是一个慷慨无私的地球,你看
这是一个为人类长期提供资源的地球,你看
这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地球,她就是
过渡:这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所有的儿童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所有的爸爸妈妈都是地球的孩子。地球是人类的母亲。
4、那么从这段文字,你读出了对地球母亲的什么情感呢?
预设:喜爱、赞美、敬佩等。
(相机板书:爱)
【设计意图】学生很容易找到删掉的部分或内容,但对这些分散在各个部分的内容不会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因此首先引领他们通过自读感受到这些部分都是在写地球的美好,然后顺势进行感情朗读,用心体会地球的美好与无私,学生此时定会沉浸在一种美好的感受中,欣赏着地球、赞美着地球。会和下面急转直下的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更能引起心灵的震颤。)
小结过渡:难怪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由衷地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但是,同时还有一句,“又太容易破碎了!”请大家从修改稿中提取信息说一说“为什么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我们人类对地球母亲到底做了什么呢?
1、学生汇报。
(教师相机板书:不加节制
2、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预设:沉重(为地球太容易破碎、更为人类对地球的随意破坏感到心情沉重)、担心(破碎的不仅仅是地球,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悲哀、愤慨……
(教师相机板书:忧)
【设计意图】这回用提取信息的方式,学生把修改稿中人类的破坏行为和后果直接提炼出来,一目了然的呈现,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感受到难过、悲哀、甚至是愤慨……
3、生态灾难呀,地球母亲的现状实在令人痛心、令人担忧。老师这里有一些数据资料,更是触目惊心呀。(大屏幕出示)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00吨氟利昂排入大气层,严重破坏着保护地球的外衣。
每天,我们的地球至少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水造成的疾病。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森林被大火砍伐毁于一旦。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800亿吨水在悄然流失……
过渡:看到大家都沉默了,老师在这里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触目惊心的数字。这也是举例子,我们的生态问题不仅仅这些呀。地球妈妈病了,我们为她担忧,我们也为人类自己担忧呀,地球“破碎”之时,就是我们人类毁灭之日。因为我们(齐:只有一个地球)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的资料,把文中人们随意的破坏行为、不顾后果地行为用触目惊心的数据更直观地呈现出来,再次震撼学生的心灵,为后面把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蓄势。
预设:或举例。
或用下面的文字引导:曾经那么美好的地球,但是现在遍体鳞伤、千疮百孔……曾经资源丰富的地球,但是现在已经面临枯竭。曾经那么好,但是现在这么糟,生态灾难不断。痛心不?着急吗?担忧吗?
预设:对比。加深感情的表达,使感情更突出。
小结:我们给这种写法起一个名字,叫“以爱衬忧”,真的是爱愈深,忧愈切。
5、那么从“爱”到“忧”的巨大情感落差,原文中是用哪个词来联结的呢?
(相机板书:但是)
那么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一下作者反复使用“但是”这个词语的效果。
师生合作:女生读赞美部分,师读“但是”,男生接读现状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进行感情朗读,在从欢快赞美到缓慢沉重的强烈对比中,通过语气变化来加深感情的表达,使学生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地体会“但是”的表达作用。
6、痛心也好,忧患也罢,我们离不地球,因为地球(齐读课题);我们要解决生存危机,也只有一条路,就是精心保护(地球),因为它(只有一个),精心保护这颗晶莹的蔚蓝色的星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因为它是我们生命的摇篮。让我们铭记于心(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比较阅读中,引领学生体会“以爱衬忧”这种写法的好处。同时也是对课文的再阅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表达和悟情中潜移默化地激起学生的忧患意识。此时的一咏三叹,才会是真正发自学生内心的。
(三)读写结合,尝试练笔
过渡:读完这篇文章,这种“以爱衬忧”的写法给我的感触特别大。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曾经看到的一组关于“罗布泊”的图片和文字,老师把它们整理出来了,我们再次感受一下“以爱衬忧”的表达效果:(课件出示)
学完本课后,相信同学们也有自己的颇多感触。让我们也用“以爱衬忧”的写法来写一写吧。
【设计意图】本着一课一得的原则,尝试运用学到的写法进行练笔。因为这种写法学生刚刚接触,写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文本总结之后,教师又做以示范,既是巩固写法,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示范引领。
(出示对比图片)要求:要用上本课学到的写法哟!如果也能用上“但是”来加深感情的表达就更好了。
出示图片:先引领学生观察图片,然后说一说图片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然后学生练笔。教师巡视。
个别习作展示。
【设计意图】图片的出示,相当于一把“梯子”,再次对学生进行帮扶。先引导学生观察、通过交流打开思路,然后再进行尝试练笔。五、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引领,课堂的扶助练笔,课上实现了读写结合。课下则由扶到放,引领学生把本课所学的写法尝试运用到日常写作之中,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附: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壮观
慷慨无私
长期使用
和蔼可亲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