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词谱 浣溪沙与摊破浣溪沙的区别

(2012-04-16 17:59:51)
标签:

杂谈

分类: 风景实拍

观景回来也记点啥了~ 

浣溪沙与摊破浣溪沙的区别

 

浣溪沙

⊙仄⊙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句)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宋-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秦 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1)《浣溪沙》,四十二字,六句,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过片两句需对仗。《摊破浣溪沙》系《浣溪沙》变体,破其结句为两句,增七字为十字,名《摊破浣溪沙》,一名《山花子》。浣溪沙:又名《浣沙溪》、《负心期》、《醉中真》、《频载酒》、《掩箫斋》、《杨柳陌》、《换追风》、《最多宜》、《锦缠头》(后阙头两句往往用对仗)。双调四十二字平韵

 

(2)此调从七言诗变来,第一、二句,即为七言仄起绝句之首二句。《浣溪沙》只三句,其第三句,同平起平收之七言诗句。后片首二句以用对仗为宜。

 

(3)例一,篇以句名。“花落”“燕归”一联,惋惜春之归来去和年华之飞逝,属对工丽,但不秾艳,含意深沉,为晏殊平生得意之作。因爱对仗工巧,作者还把它镶进一首题为《示张寺丞王校勘》的七言律诗里,终因力量较纤弱,不及放在词里自然。例二为少游名篇之一。过片一联,上句的“飞花”“梦”,下句的“丝雨”和“愁”,彼此本不相类,但作者以它们的共同点--“轻”“细”为媒介,就分别把它们贯串起来,构成了具体而新颖的比喻。又,以“自在”饰“飞花”,“无边”饰“丝雨”,也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春梦如飘荡的落红,一去难追;闲愁如连绵的丝雨,无边无际。以上两家的名句,表现手法不同,但都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按此调原较简单,但词家能用它寄托深切的情思,填出动人的警句,就显得不单调了。

 

 

摊破浣溪沙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平仄(句)
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句)
⊙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句)
仄平平(韵)

 

南唐-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
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
倚阑干。

 

(1)《浣溪沙》,四十二字,六句,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过片两句需对仗。《摊破浣溪沙》系《浣溪沙》变体,破其结句为两句,增七字为十字,名《摊破浣溪沙》,一名《山花子》。

 

(2)此调从七言诗变来,第一、二句,即为七言仄起绝句之首二句。《浣溪沙》只三句,其第三句,同平起平收之七言诗句。后片首二句以用对仗为宜。若为《摊破浣溪沙》(见例词),则在“韶光憔翠不堪看”七字前加“还与”二字,中间嵌一“共”字,然后破成两句,第三句便与仄起七绝诗之第三句(拗句)相同,而第四句成了三字句,句法为上一下二。后片首二句句法,同仄起七律之项联,第三句同仄起七绝之第三句(非拗句),第四句同上。

 

(3)李璟的《摊破浣溪沙》写一个少妇思念远征的丈夫,借眼前景物来刻画这种愁思。面对秋风残荷,更产生岁月易逝人易老之感;千里梦回,细雨濛濛,益觉爱人相隔遥远,在小楼上吹响玉笙,也无法解脱心头的凄凉,只好流泪带恨,斜倚阑干了。"菡萏"两句和"细雨"两句,托物抒情,情在景中,为词中名句。鸡塞,古塞名,在今内蒙古磴口西北。

 

(内容摘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漫 步
后一篇:纠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