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昌黎双阳塔的故事

(2014-04-13 18:13:29)
标签:

文化

http://s3/mw690/000iESINgy6I4MXIOiu92&690

伟岸奇特的双阳塔

张玉万

    秦皇岛市现存六塔:昌黎源影寺塔和双阳塔、卢龙重庆宝塔和陀罗尼经幢、抚宁板厂峪塔和宗峰寿塔,属市级重点保护文物。说到昌黎现存的古塔,外地游客极易看到城关古塔寺胡同内的源影寺塔,其有关资料多次见于报端,此处不再赘述。

    而双阳塔,位于昌黎县城南偏西21.5公里的陈青坨村南。塔为八面五级实心密檐砖塔,其基座周长8.4米,通高约6米。由于拔地于一马平川的乡野,甚显伟 岸奇特,散发着厚重的古文化气息。据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来是双塔。传说有二,一是为纪念一个有名望的老尼僧;一是为保一方平安,作为镇物而建。很久以 前,陈青坨村东西一夜长出两个大土岗子,且逐渐向一起游移靠近。原来是玉帝命天兵天将斩成两段抛落的一条龙在作祟。一旦此龙首尾合一,乡民必受其害。经人 指点,由村内大户赵翁备砖石瓦块,请来工匠,分镇首尾,以使此龙永世不得合一,确保村民万年太平。有人断定,以塔文化观之,似应以第一种说法为实。塔原为毗邻的两座,又位于朝阳庵所在地,所以名为“双阳塔”。

    原朝阳庵有献殿三楹,内供奉大小十几尊泥塑佛像。另有三间东厢房,为尼僧住室。两座宝塔则分别建在献殿东西两侧。居西者名曰“郑翁宝塔”;位东者称为“赵翁宝塔”,其二层正南处嵌石额一方,所镌字为“赵翁宝塔”。郑翁宝塔于清末倒塌,朝阳庵也于1949年发大水被冲毁。

    笔者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就读于离双阳塔很近的荒佃庄中学,常去观瞻。全国性抗击非典期间,笔者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徐步前、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张长生前 去考察,发现已经荒佃庄乡政府1992年进行了全面维修,技术及效果暂不评论。最感遗憾的是所嵌石额中的字迹已模糊不清,根本辨别不出是“赵翁宝塔”4 字,但其为秦皇岛市现存六塔之一,又甚觉幸焉。


此塔纪念飞霞洞三教合一的创始人麦长天。他原 名麦清扬,修建道观后,见此山颇有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遂将道观取名飞霞洞,自己的名字也改为长天。塔是后人建 的,色彩偏粉艳,与山腰上的古建筑不甚协调,好在相距较远,互相望不见,不会在形制和色彩上产生冲突。寂寞的山顶上添一点欢快的颜色,也好。塔下有麦长天 的墓,能在山顶与清风日月同住,任谁都会释然。

塔的每一面都有这样的砖饰

仅存其一的双阳塔

昌黎荒佃庄陈青坨村的一座古塔有个好听的名字,双阳塔。但和塔上村的古塔比起来整体看上去还要小一些。塔的四周都是农田,眼下豌豆小麦都已经绿油油的。村里人说,等到青纱帐起来,从外面就看不到塔了。

虽 然塔身的青砖大多破损,但仍然可以看出塔座上动物和植物纹饰的砖雕。昌黎县文保所馆员崔艳君介绍说,双阳塔高6米左右,有7层8面,是一座实心密檐砖塔, 在二层檐下正南面镶有小石碑一方,上刻“赵翁宝塔”四字及万历年间修等字样。第二层至第七层塔身较矮,每层高度基本相等,但边长逐层收分。塔受自然与人为 破坏较严重,各层檐处的青砖均有脱落。由于受到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破坏,整个塔身略向东倾斜。

崔 艳君说,2006年5月,文保所在进行调查时,在陈青坨民居筑墙内发现了一方完整的石碑,为重修两塔之间朝阳庵的记事碑,上面记载了郑翁宝塔的确切倒毁年 代。根据记载,该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原为两座。居东者为赵翁宝塔,居西者为郑翁宝塔,是当地的赵、郑两家修建的风水塔,故名“双阳塔”。两塔之间建有朝阳 庵。该塔曾于清乾隆年间重修过一次,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西塔倒毁。仅存东塔。1949年,滦河发大水,朝阳庵被冲毁。

70岁的村民刘文才回忆,因为塔不高,小时候常和同伴爬上去玩,记得以前是有塔尖的,形状像个帽子,后来就不见了,也不知道哪里去了。

村民说,这几年塔被盗挖过两次,第一次是从南面挖开了一条沟,第二次是从西面挖的,一直挖到塔底下,挖开了一个1人深的大洞,但除了码放得整整齐齐的青砖,什么也没有看到,他们分析可能是有人想挖出塔下的宝物。

崔艳君说,因为地处野外又缺乏保护,古塔损坏非常严重。1985年双阳塔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1992年县政府曾拨款,委托陈青坨村委会主持修葺,但维修粗糙,塔身上水泥的痕迹十分明显。她说,如果不尽快维护修缮,双阳塔难免有坍塌的危险。

昌黎县荒佃庄镇境内巍然屹立的双阳塔

 

董宝瑞

 

由秦皇岛通往天津滨海大道的沿海高速公路修通以后,驱车路经昌黎县荒佃庄镇一带,人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路北一侧有一座七层古塔巍然而立。这座七层古塔,就是位于荒佃庄镇陈青坨村南500米处的双阳塔。

双阳塔位于昌黎县城南偏西21.5公里处,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塔原为两座,居东者为赵翁宝塔,居西者为郑翁宝塔,两塔之间曾建有朝阳庵,故得名“双阳塔”。清朝光绪年间二十三年(1897年),西塔倒塌,仅存东塔。现存的赵翁宝塔,为七层八面实心密橼砖塔,高约8米。据碑文记载,双阳塔曾于清乾隆年间重修。1949年,滦河泛滥,朝阳庵被冲毁。1985年,仅留一塔的双阳塔被列为昌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当地政府筹资对赵翁宝塔进行了维修,使之得以加固。200811月,河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双阳塔榜上有名,成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得悉昌黎县荒佃庄镇境内有双阳塔,是在1981年参加全国地名普查之际。当时,双阳塔被列为文化地名的名胜古迹地名。第一次见到双阳塔,是在1985年春天。当时,我参加拟命名的昌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考察组,与有关人员一起考察了双阳塔。在双阳塔,发现了一块重修双阳塔的石碑,可惜那碑后来“失踪”了。

去年12月2日,与马霑借去荒佃庄镇采访之机,特意去给双阳塔“留影”。今天,把自己与马霑拍摄的双阳塔照片贴出。

 

2009523日晨于碣阳书斋

 

 

http://www.photo.ccoo.cn/bbs/2008126/200812614430329.jpg

 

http://www.photo.ccoo.cn/bbs/2008126/200812614432185.jpg

 

http://www.photo.ccoo.cn/bbs/2008126/200812614434067.jpg

 

http://www.photo.ccoo.cn/bbs/2008126/20081261444210.jpg

 

http://www.photo.ccoo.cn/bbs/2008126/200812614444131.jpg

二层正南处嵌石额一方,所镌字为“赵翁宝塔”。

 

http://www.photo.ccoo.cn/bbs/2008126/200812614472615.jpg

 

http://www.photo.ccoo.cn/bbs/2008126/200812614474928.jpg

 

http://www.photo.ccoo.cn/bbs/2008126/200812614482980.jpg

 

http://www.photo.ccoo.cn/bbs/2008126/200812614484580.jpg

双阳塔不再孤寂,因不远处修了高速公路

 

http://www.photo.ccoo.cn/bbs/2008126/200812614551425.jpg

 

http://photo17.hexun.com/p/2009/0522/325319/b_vip_E8013A5E8088727E2F0DF93DF8199A09.jpg

 

http://photo17.hexun.com/p/2009/0522/325319/b_vip_66E091AEA10FC99D79566A464A5B07F9.jpg

 

http://photo17.hexun.com/p/2009/0522/325319/b_vip_50EF9F94EABAA5EAFD4B787BDB4DC085.jpg

 

http://photo17.hexun.com/p/2009/0522/325319/b_vip_D9F963836C4B690B31C687601C1E4B15.jpg

 

http://photo17.hexun.com/p/2009/0522/325319/b_vip_84838E3BB3343AA6B1CE0AA9F0C9F563.jpg

 

http://photo17.hexun.com/p/2009/0522/325319/b_vip_01C4F8744B90CE2344B374B1F124E2CB.jpg

 

http://photo17.hexun.com/p/2009/0522/325319/b_vip_5A8AA9BB6C7490EDE31E404ACB514066.jpg

 

http://photo17.hexun.com/p/2009/0522/325319/b_vip_E8013A5E8088727E2F0DF93DF8199A09.jpg

滦河沿昌黎西南县界流过,注入渤海。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昌黎双阳塔,就位于昌黎县南部,距离滦河口不算太远。

我们沿205国道东行,在朱各庄镇与石门镇之间驶入L83省道,该省道路况奇差。由于太阳即将落山,我们不得不以较高的速度奔驰在糟糕的路面上,可惜了博友爱浮屠的爱车了。

昌黎县南部属于滦河三角洲地区,人烟较玉田、丰润等地稀少,L83省道两侧的村落也不够密集,北戴河新机场就坐落于L83省道东北侧。滦河三角洲大面积成陆是在魏晋时期,包括今天的滦南、乐亭等地。而昌黎县南部尽管同属滦河三角洲,但成陆时期要远较滦南、乐亭要早。

车轮碾着颠簸的路面一路前进,行驶至马坨店附近,西边的太阳就已经落山了。借着落日的余晖,我们在下午5点半抵达昌黎双阳塔的东塔脚下。此处与河北省的沿海高速公路近在咫尺,我们可以望到高速公路上穿梭的车辆,听到车辆飞驰过后空气的轰鸣声。(下图,树木后为沿海高速)

http://s9/mw690/001KzdPWzy6GN0YdbKw08&690

双阳塔原为两座,建于明代。东塔位于荒佃庄镇陈青坨村南,西塔位于荒佃庄镇刘各庄村南,二塔相距500余米,合称“双阳塔”。西塔于清末倒塌,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其中的东塔。

东塔近年维修一新,远观之似乎察觉不到一丝古韵(下图)。

http://s11/mw690/001KzdPWzy6GN10ZaxY9a&690

 

细细拍照,还能看到塔身上的若干原始构件,下图为基座上的砖雕
http://s4/mw690/001KzdPWzy6GN19UPlhe3&690

下图为塔檐和塔身

http://s5/mw690/001KzdPWzy6GN1cLjFOd4&690

特别是塔身上镶嵌的这个老物件(下图),标明了东塔建塔的时间,万历丑酉,即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
http://s7/mw690/001KzdPWzy6GN1fj7r826&690

上图可见阴刻的字样是“赵翁宝塔”。据塔下文保碑上文字介绍,已倒塌的西塔上也镶嵌铭文砖,西塔铭文砖阴刻的字样是“郑翁宝塔”。只是不知此二塔的形制、高度是否相同?二塔的始建时间是同时?抑或是一前一后?

 

东塔高度不足10米,塔身八角五层,不可登临(下图)。但观此塔各层塔身的高度比例,仍可归属为楼阁式塔。
http://s11/mw690/001KzdPWzy6GN1jPBSG8a&690

光线已越来越暗,越来越不适合拍塔,月亮也早已升起来了。我们匆匆收工,望着空中的新月,又赶上正值大年初三,我顺嘴篡改了一下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正月初三夜,露似冰珠月似弓。”

收工后,我们沿沿海高速、261省道前往昌黎县城,找店入住。由于贪图便宜,旅店床铺极其肮脏,不过再埋汰的铺盖也阻止不了博友们夜谈的热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