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十二课《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

(2012-05-20 09:20:23)
标签:

教育

           第十二课

教学内容: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教学目标

1.熟读“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并理解其意思,背诵全文。

2.教育孩子从小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孝敬,体贴父母。

3.培养孩子从小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当父母生病了,老了的时候要回报父母,感恩父母。

教学重点:理解“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的大概含义,背诵。

教学难点:体会父母支撑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感受孝心的魅力,结合生活实际,抒发孝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欣赏完好听的《弟子规》歌曲。我们再次走进弟子规课堂。孩子们坐好。谁来背一背弟子规中《入则孝》这一部分,这好,来咱们开火车背一背。同学们表现真棒,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入则孝》里的:板书,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二、理解含义:

 1、你们看,这个字念“疾”他是病字旁,他是疾病的意思。这个字读尝,品尝的意思。昼,指白天,夜,就是晚上。侍,就是侍候,服侍的。读一读这几个字。谁能把这句话完整的读一读。师先读,生读,,女生读一读,男生读一读,小组读一读,齐读,背一背。

2、这句是讲的是,当父母有个疾病时,熬好的汤药,做女子的一定要先尝一尝,是不是太凉或太烫,还应该不分白天或夜晚侍奉在父母的病床上前,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

3、与原文相对应的故事:这名话出自汉朝的汉文帝。有个故事叫《汉文帝侍母》,孩子们,你们看,播放视频。

4、看了故事,谁来说一说,汉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汉文帝贵为一国之君,他拥有无数的金银财宝,拥有若干仆人,可是他却亲自尽心服侍老母亲,他对母亲对长辈的孝顺、尊敬是别人不能替代的他能取得那么卓著的政绩,开创出汉朝的盛世,正是笃行孝道的必然结果。

5、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中的孟佩杰,从小 就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老师在网上也找到一段视频。

6、这个故事我看了很多遍,每次看我的心都酸酸的,我相信同学们也会有话多感触,谁来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7、的确,在生活中,一句舒心的话、一杯热茶、一块毛巾都能让父母感到子女的爱。孝敬父母应该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体现。所以,我们平时对父母照顾很重要。当他们生病了,需要安慰时,哪怕是一句体贴的话,也会让他们很窝心。谁来说一说,平时你父母生病,平时你怎么做的?

8、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9、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父母无尽的关爱,听到你们的述说,我仿佛看到一幅幅父母关爱我们的画面,感受到那冒着雨顶着风送到学校的小雨伞是爱,看到父枰喂我们吃饭的画面,当我们生病时,照顾我们的画面,每天晚上不知起来几次给我们盖被子的画面,等等等等,父母无时无刻不想着我们,无处不牵挂着我们,想想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我们又该怎么样呢?

10、说的真好,希望你们说到做到,一定要知恩图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来看看小乌鸦是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的。《视频》谁来说说,乌鸦是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的?

11、这个故事很感动,乌鸦虽然长的很难看,但是他拥有一种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美德,养老,爱老,敬老,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12、百善孝为先,孝顺长辈是最重要的美德,谁知道羊羔跪乳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很久以前,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羔。羊妈妈非常疼爱小羊,晚上睡觉让它依偎在身边,用身体暖着小羊,让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带在身边,形影不离。遇到别的动物欺负小羊,羊妈妈用头抵抗保护小羊。一次,羊妈妈正在喂小羊吃奶。一只母鸡走过来说:羊妈妈,近来你瘦了很多。吃上的东西都让小羊咂了去。你看我,从来不管小鸡们的吃喝,全由它们自己去扑闹哩。羊妈妈讨厌母鸡的话,就不客气地说:你多嘴多舌搬弄是非,到头来犯下拧脖子的死罪,还得挨一刀,对你有啥好处?气走母鸡后,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不觉下泪,扑通跪倒在地,表示难以报答慈母的一片深情。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就是羊羔跪乳的故事。

13、小乌鸦照顾老乌鸦,羊羔跪乳,这种场面就是孝顺。板书。

 

14、我们都是吃着母亲奶长的大,我们都是在父母的呵换下成长的,父母有病了,最需要就是我们的关心和照顾,古时候子为父母尝药,是为了为父母试探药的温度。可是现在我们的父母生病了,我们还要不要这样做呢?我们又该怎样回报父母叱?尝的是一份冷暖、品的是一份孝心,表示的是对亲人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讲的是亲人有疾,理当侍奉榻前的道理,并不是让你用你宝贵的生命去当试毒剂。  

 

三、表演导行

14、前几天,咱班XXX同学的妈妈生病了,你们看,他是怎样做的?

     《妈妈生病了》从刚才的表演中,妈妈下班回家,说自己感冒了,你怎么做?(水,拿药,服下,睡,盖被子,)怎么盖“体会对母亲的关怀)留在妈妈身边。妈妈醒来笑了,对他说,你真懂事,长大了。你轻轻抚起妈妈,妈妈为什么激动?长大了,懂事,孝敬父母,这样妈妈也就放心了,一个有孝心的孩子,他一定不会让妈妈操心的。妈妈为什么病很快就好了。心情好,我相信,你从今天以后体查父母所需,亲自照顾,因为孝心产生智慧,你能想出好多办法照顾父母,一个有孝心的。感恩父母的孩子,一定会感天动地的。

15、看了这个小品,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从哪看出来的?

   同学们观察很仔细,看出你们都是有孝心的好孩子。只有有孝心的孩子,才能观察体会到这一点。--孝。

16、可说说容易,做做难。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了解到有的同学却常忽略对父母的关心,有时甚至做出伤害父母的事。我这里有两个情景,同学们来看一看,你遇到了会怎样处理?辨析题
(1)、说一说:晚饭后,小丽争着为妈妈洗碗,不小心把碗打碎了,妈妈说:"你看,我说我来洗,你不听,这下好了!"小丽很生气说:"我再也不洗碗了!"
(2)、演一演:晚上,你正做完作业开始看动画片,妈妈加班回来了……叫你干什么,你怎么办?

四 拓展积累

《大学》中说:为人子女,最高的境界就是做到了孝。为人子,止于孝。

《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

《孝经》中更明确地指出“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中国古代所说的“百善孝为先”、“人之行,莫大于孝”等等,都强调“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

让我们把这些名言警名牢记在心。

七 教师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你们都是孝顺,懂事的孩子,老师希望你们把这份孝心转化为行动,做一个真正孝顺的好孩子。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孝顺诀》,让我们齐读,来结束这节课。

 

八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

 

亲有疾,药先尝。

                         孝顺父母

昼夜侍,不离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