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2通福桥、石塘卵石滩,苍南沿海行(8)

标签:
通福桥石塘通福桥石塘卵石滩石塘彩石滩苍南古桥 |
分类: 温州本地区 |
紧接上篇 2022.5.2龙魁线——168黄金海岸线,苍南访古行(7)
离开白湾堡,一路浏览海湾风光,18:10到了石塘村,这时天色不早,于是走了石塘的卵石滩(也有称五彩鹅卵石滩), 后来去看通福桥时已近天黑,没能完成原打算要去的渔岙村。
石塘的卵石滩据介绍已经完成了一期建设,现场看到规模不小,小卵石滩长有300来米,说的是天然,不过看起来像是人工之作,缺少一种原生态感受,可能在历史上这一带曾经存在着鹅卵石海滩,不过已经是历史了。
到通福桥时已近天黑,只能借助微弱光线和闪光灯粗粗地观看,这座古桥现在南堍紧靠高速入口通道的边坡,北堍只留下一二十米的连接古道,周边已经被工地所围, 后路被截前路又断,已经成为孤岛,看来这桥未来的文保之路还真的有点艰难。
今天早上6时出发, 从马站下高速,走了马站的十八孔水库(济宁桥遗址)、金山飞亭、张琴墓、龟峰巡检司遗址、壮士所城、白湾堡、石塘卵石滩和通福桥,顺便游走了苍南沿海黄金海岸景观带,19:05在石塘的龙沙上高速回程。20:45到家,历14.5小时,车行260公里,人行近25000步。
通福桥,位于赤溪石塘村, 旧时此地北为通平阳、温州,南达蒲城、福建的交通要道,它一头傍山,一头紧靠海堤,为防止海浪和山上洪水冲击,桥洞高拱,距水面高约10多米,桥长约20米,桥面宽约5米。桥上两侧设石栏板,置10根护柱,柱头饰纹,桥面由长条形石板铺就,两边各设十来级台阶,桥拱采用浅红色花岗岩条石三七分错缝砌筑,两侧桥墩用块石垒砌成椭圆形护墩。现桥重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原桥头有两方石碑,一方是《严禁米谷漏海》碑,立于民八年(1919);另一方为建桥碑记,立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告知此桥始建于明末,清光绪十六年(1890)初夏遭风水冲塌,清光绪十七年由民众捐资予以重建。
相关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