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9顺溪情怀,平阳顺溪一日(1)

标签:
顺溪老屋顺溪老街顺溪陈氏宗祠下顺溪陈氏三份民居顺溪陈氏民居古建筑群 |
分类: 温州本地区 |
接上篇 2021.10.25登顶金鸡山,只需上走百米,文成瑞安行(4)
平阳顺溪,此前曾来过几次,但都是经过,今天专程来顺溪,想看看这条在小时候曾经来过的老街,看看已经是国保文物单位的顺溪老屋。
“青街的竹、顺溪的屋”这是一句流行于平阳的民间古老民谣,它概括了平阳西部的两个古老小山镇的乡土风情。名不虚传,至今的“顺溪屋”还良好地保留着十余座老宅,形成顺溪陈氏民居古建筑群,并上榜国保文物单位。
说起顺溪,就会勾起我半个世纪前的那次回忆。那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推算估计是67年左右),当时刚上中学不久,学校就停课了,有一次我回老家——天井(现属苍南,当时还归平阳)玩了一段时间后准备返温,由于此前都是走桥墩-莒溪线路,即温州乘车到桥墩,然后从桥墩开始徒步经过莒溪,要走七铺(70里)山路才到家。这次我突发异想,向爷爷提出换一种走法,即经过顺溪,再到山门乘车到温州,相比车费和路程都和走桥墩相近,都是2元多加70里山路,这样走新路,至少有一种新鲜感,后来爷爷同意了我的想法,陪我一路从天井走到山门。记得那天还是摸着黑就山路了,一路可真不好走,相比桥墩-莒溪-天井的那条山路要差很多, 因为那是一条比较繁忙的三县(平阳、文成、泰顺)毗邻地区交通运输古道,每天都有很多挑夫在这条路上,所以维护得也要好些,而这条天井到顺溪的山路平时少有人走,有些地段还是野路,虽然是一路下山,但走得很费劲,印象中有些台阶非常陡,深一脚浅一脚,四十里山路歪歪扭扭走了大半天,直到中午才到顺溪,记得那次是在顺溪老街吃的中饭,还依稀记得老街上有很多店铺,路面用大块卵石铺成,街路边就有水沟流过清水。现在想起,那次的所走一路的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那是我少年时代的第一次“不走寻常路”,从此开始了人生的“路漫漫”。——这就是我对顺溪的一种特有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