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8桃渚古城(6),破败中的明代古宅

标签:
桃渚古城桃渚柳宅崔溥亭桃渚老街巷桃渚古城老宅 |
分类: 浙江本省外地区 |
紧接上篇 2020.4.8桃渚古城(5)
继续介绍历史上的千户所临海桃渚古城。
穿过新修的鼓楼,走衙门街,这是一条最主要的南北通道,自南城门直通北山。在山脚看到了一座在2005年建的崔溥亭。崔溥是明代有故事的韩国人,由于崔溥从韩漂流到浙江沿海,是当时的桃渚千户所审定了他的身份(排除倭嫌),才有了以后在中国行程和《漂海录》的故事,所以这位崔溥就与桃渚扯上了关系。
快到南城门的衙门街边看了建于明末的 柳氏古宅,这房屋岁数应该是村里的老大了,从现场看到其处境比较悲观,一座近四百年的老房子经过无数代的传承维护总算熬到了今天,但愿不要在眼前的这代人中惨遭毁灭。
柳氏古宅,建于明朝末年,为柳氏第五代后裔所造。后来在清同治中(1862~1874), (已经住了八代)其第十二代后裔柳子翰曾考取了“武举”。现存古宅占地1800平方米,为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台门三进,大台门中开,分上下二层,设有外障屏风,内有堂号,北、西建有屋套。台门两旁原竖有二根顶部设星斗的旗杆,今已毁。东、西各开台门,东台门上方原悬挂有“武魁”二字匾额。宅内柱子均呈鼓形,柱头装饰斗拱;梁枋、窗棂、廊柱上的木雕,形态逼真;屋檐、照墙的砖雕,技法细腻;墙上的石漏窗,古朴大方;天井地面的石板,图案别致。无论是从建筑构造,还是木作雕刻上看,都留有明代的遗风。
崔溥(1454~1504),朝鲜王朝官员,全罗道罗州人。崔溥24岁中进士第三名,29岁中文科乙科第一名,1487年任朝鲜弘文馆副校理。1488年初,时任济州等三邑推刷敬差官的崔溥得知父亲病逝,于是渡海回家奔丧,途中遭遇海难,在海上漂流了14天,最后在中国“浙江台州府临海县界”(今浙江省三门县沿赤乡牛头门)登陆获救。经当地官员审查,排除倭寇嫌疑后,由中国官员护送,自台州走陆路经宁波、绍兴至杭州,由杭州沿京杭大运河行水路至北京,再由北京走陆路至鸭绿江,返回朝鲜。崔溥也因此成为明代行经京杭大运河全程的第一个朝鲜人。 崔溥回国后用汉文以日记体记述了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名为《漂海录》。全书约5.4万余字,涉及中国明朝弘治初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以及市井风情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中韩关系及中国明朝的重要历史文献
相关背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