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昭明寺,福鼎行(2)

标签:
昭明寺昭明寺塔昭明金刚宝塔福鼎昭明寺皇家寺院昭明寺 |
分类: 闽赣湘鄂专辑 |
上接 2020.1.20看战坪垟,寻皇帝墓,路途篇,福鼎行(1)
昭明寺是今天福鼎行的第一站。
昭明寺在福鼎名气最大,由于是昭明太子(萧统)敕建,被称为皇家寺院,其中的昭明寺塔为省保文物单位。寺内还保留着历史遗迹太子殿。
寺内除了昭明塔外还留存一座叫“太子殿”的老建筑。昭明塔已经有比较明显的倾斜,看起来应该进行维护或纠偏了。
萧统(501~531),南朝齐中兴元年(501年)生于襄阳。南朝梁代文学家、佛学家。父亲萧衍时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梁朝,成了梁武帝长子,天监元年(502年)册立为太子,然未即位就于531年英年早逝,年仅31岁,谥号昭明,后世称为“昭明太子”。曾主持编撰中国现存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文选》,史称《昭明文选》。
昭明寺,为昭明太子 敕建,故名。位于福鼎城西海拔三百多米的鳌峰山顶,始建于南朝梁大通元年(527),是佛教传入闽东最早出现的寺院之一。《福宁府志》记载:“寺为昭明太子萧统避乱隐居福鼎时所,南北朝至隋唐年间
,连遭焚毁。至宋代,有惟精禅师重建,千年宝塔传承至今,乃以人物命寺名之千年皇家寺院也。明嘉靖十三年(1534)。现寺内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钟楼、法堂、禅堂、藏经楼、净土堂、玉佛楼、白衣阁和六角砖塔等。
昭明寺塔,又名昭明金刚宝塔,史载,昭明寺、塔同建,当初“造七级浮屠,以镇温麻”。后毁于火,现塔为明嘉靖十三年(1534)重修 。为福建省最早寺塔之一。塔为六角七层楼阁式空心砖木结构,通高25.6米。塔身各层单向开门,其余五面辟有佛龛,塔龛放置三十二尊铜佛像。塔檐以砖多层叠涩伸出,下砌出仿木斗拱。塔身北面镶嵌有明代重修碑记,,塔内有扶梯盘旋登顶,塔内有印塔纹的明代塔砖,有明嘉靖年修建时立的塔碑,塔基须弥座也是明代雕刻的青石基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塔顶被雷击毁,1983年重修塔顶,增置宝塔形塔刹,并加固塔身。
相关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