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4横跨大运河的长虹桥,嘉兴一日行13

标签:
嘉兴长虹桥横跨大运河的古桥大运河古桥浙江运河三大古桥一宿庵 |
分类: 浙江本省外地区 |
接上篇 2019.10.24南湖景区(下),嘉兴一日行12
上午在嘉兴博物馆看到嘉兴现在还留存着京杭大运河主航道上的一座古代石拱桥,于是这座 叫长虹桥的跨大运河古桥瞬间进入了我今天的行程之中,甚至放弃了南湖剩余的几个景点以及嘉兴市区的一些景点,在看完了南湖湖心岛和伍相祠后随即离开景区,马上乘坐公交车直奔长虹桥。
长虹桥离嘉兴市区直线距离有15公里,没有直达公交,为了看这座长虹桥我虽然花了足足3个小时,但还是感到不虚此行。
长虹桥横贯大运河,桥下大型货船穿梭,赞叹这是一座还在焕发着青春的国保文物!
长虹桥历史。位于嘉兴王江泾镇历史上的“一里街”东,明万历39年(1611),嘉兴知府吴国仕始建长虹桥,历时十年落成,老百姓为了感谢吴国仕,把长虹桥叫成了"吴公桥"。 清康熙五年(1666)重修,嘉庆十七年(1812)再修,太平天国时桥栏石损毁,光绪六年(1880)修复。长虹桥至今保存很好。两侧桥联为“劝世入善,愿天作福”、“千秋永庆,万古长龄”,中孔为“淑气风光架岭送登彼岸,洞天云汉横梁稳步长堤”、“福泽长流物阜民安国泰,慈航普渡江平海晏河清”。长虹桥是京杭大运河浙江段三大古桥之一(还有杭州拱宸桥、塘西广济桥),也是大运河上罕见的三孔实腹石拱大桥,其美丽壮观为历代文人赞颂,有“虹影卧澄波,登高供远瞩,南浮越水白,北接吴山绿”等诗句。乾隆下江南时,此桥曾为接驾处。
长虹桥建筑,长虹桥 全长72.8米,桥面宽4.9米,东西两坡各有57级宽整石阶,斜长各30米,共三孔,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法的半圆形石拱。主孔净跨16.2米,拱矢高10.7米(平时水面至桥顶高18.8米?);东西两边孔净跨9.3米,拱矢高7.2米。桥栏长条石用石凿榫卯联接,朝里侧凿成供人坐憩的靠椅状。西桥孔内原砌有石纤道。长虹桥最大的建筑特点是桥梁修建在软土地基上,历经数百年仍巍然挺立,充分体现了当时建造桥梁的高超技术水平。据传,该桥施工时采用“堆土法”建造,即石块砌到多高,土就堆到多高,逐层向上,将巨石砌置拱形。2008年,为了防撞又做了4个防撞墩子。
长虹桥守桥人的故事,长虹桥有个“桥神”叫叶桂林, 虽然脑子有点糊涂,露宿河边,尽心竭力护守古桥20多年,平时在桥墩上绑防撞的轮胎、绳索等警示保护物件,并义务指挥船队通过,从不间断,从不要报酬。不幸这位被称“桥神”的长虹桥守护人在2012年的一天下水护桥时不慎溺水身亡。





长虹桥西堍的一宿庵,牌坊上书“长虹古寺”。原称一粟庵,相传唐国有一高僧云游四方,在此住过一夜,又传乾隆皇帝曾住过一夜,改名一宿庵。始建年代不详,清咸丰年间遭兵毁,同治初重建,光绪年间又行重建,在那个“十年”全部被毁

看到了横贯京杭大运河的长虹桥


满吃水的重载货轮通过长虹桥,据说这些船最大吨位可达800吨



2007年,在桥的南北两面筑起4个水泥墩子(桩深达19米),对大桥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随后设计雕塑为趴蝮(bā xià)的装在护墩平台上,"趴蝮",传说是龙生九子其中之一,为一方镇水神兽。

十年前报道,这条黄金水道年货运量近3000万吨,行驶最大吨位的煤船可达800多吨。“500吨级船舶宽度为9.2米,而长虹桥通航孔的净宽仅为16.2米,大吨位船舶的增加对长虹桥的安全构成威胁,于是就建设四个防撞保护墩





相关背景:





长虹桥西堍的一宿庵,牌坊上书“长虹古寺”。原称一粟庵,相传唐国有一高僧云游四方,在此住过一夜,又传乾隆皇帝曾住过一夜,改名一宿庵。始建年代不详,清咸丰年间遭兵毁,同治初重建,光绪年间又行重建,在那个“十年”全部被毁

看到了横贯京杭大运河的长虹桥


满吃水的重载货轮通过长虹桥,据说这些船最大吨位可达800吨



2007年,在桥的南北两面筑起4个水泥墩子(桩深达19米),对大桥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随后设计雕塑为趴蝮(bā xià)的装在护墩平台上,"趴蝮",传说是龙生九子其中之一,为一方镇水神兽。

十年前报道,这条黄金水道年货运量近3000万吨,行驶最大吨位的煤船可达800多吨。“500吨级船舶宽度为9.2米,而长虹桥通航孔的净宽仅为16.2米,大吨位船舶的增加对长虹桥的安全构成威胁,于是就建设四个防撞保护墩





下接嘉兴月河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