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发现该篇博文不知何时为何被删除,估计是原文的有些图片说明文字,为了使自己的方岩风景区系列博文保持完整,今找得原始图片经整理重新上博)
紧接上篇 2017.3.26 方岩石鼓寮(下)
本篇介绍南岩景区。
方岩景区有好几个小景区,现在石鼓寮和南岩、方岩山景区实行联票,五峰景区独立卖票。我们从石鼓寮上来后到了更高的一个大平台——南岩,上面视野宽阔,上面有塔、廊和绿地草坪,过一座桥就到方岩山,方岩上是方岩风景名胜区的一个主景区,上面的胡公殿是方圆几百里的善男信女每年都要去的地方。
相关背景:
方岩山,高400米,方圆约3000米,平地突兀,四壁如削,故名方岩。飞桥栈道依附于壁立的峭岩上,甚上奇险。飞桥尽头可见一崔岿巨石豁然中,两面岩石对峙为关,中间有一门为“天门”。方岩岩石色彩丰富,岩层结构独特,层层皱折、纹路清晰的大石面。
广慈寺,原名大悲寺,初建于唐大中四年(850年),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改为广慈寺。建筑宏伟壮丽,分前、中、后三殿,后殿又名“屏凤阁”。寺内有胡公殿(胡公祠),山顶尚有读书堂、听泉楼、千人坑、金鼓洞、龟雀亭、“眼睛睁”等胜迹。
胡公祠, 方岩最著名人文景观,各地的很多善男信女到方岩就是奔它而去。胡公祠祀北宋兵部侍郎胡则,称胡公大帝,他不是神,而是人,婺州永康胡库村人,北宋时期一名清官,在他任官期间清正廉明,颇有政绩。百姓感恩戴德,有口皆碑。在胡则去世后为他立庙祭祀,敬若神灵。
M(毛,为了减少被删博的风险,以字母代之) 泽 东语
录壁,1996年建于胡公祠前广场,碑墙高4米,宽6米,上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M 59庐 山会后乘专列返京途经金华,召集部分金华地县
委负责人座谈。当他问永康县
委马蕴生说“你们永康什么最出名?”马说“五指岩生姜。”M摇摇头说:“不是什么五指岩生姜。你们那里不是有块方岩山吗?方岩山上有个胡公大帝,香火长盛不衰,最是出名的了。其实胡公不是佛,也不是神,而是人。他是北宋时期的一名清官,他为人民办了很多好事,人民纪念他罢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重要啊!”
千人坑,天街尽头的东北角,有一条从岩顶纵贯山麓的直沟,深百余米,中仅一线,把方岩山切割为前后两半。这有一个“千人坑”的悲壮历史故事。碑亭可供游人凭吊。据说北宋宣和年间,睦州(今浙江淳安)方腊揭竿起义,永康陈二四率众响应,迅速攻占了永康县城。官军狼狈逃窜,遁入方岩,关闭天门,沿途设卡,崖边布石,负隅顽抗。义军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找到了这条直通山顶的垂直石缝,决定缘沟攀登发兵奇袭。他们在夜幕的掩护下架起人梯,脚蹭崖壁,手挽长
藤,就在义军即将跃上岩顶之际,被巡逻的官军发现。官军投石放箭,砍藤纵火,疯狂弹压。义军功败垂成,全部坠涧牺牲。后人为表示纪念,遂以“千人坑”名之。
,
天桥,1998年兴建,桥长55.24米,跨经47.50米,桥宽5.99米,桥面两侧分别设有缘化槽。

胡公祠
下接 2017.3.26方岩(南岩)景区2/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