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18 武威大云寺钟楼 西行实录99

标签:
武威大云寺凉州大云寺大云寺铜钟武威名胜古迹武威游 |
分类: 青藏新陕甘宁专辑 |
紧接上篇 2017.8.18 武威西夏博物馆 西行实录98
从西夏博物馆出来,沿着文庙西边小巷向北步行到大云寺也不太远。大云寺由于有了西夏碑而出名,大云寺钟楼在1927年武威8级大地震岿然独存也成了佳话。所以到武威还得看看这座奇特坚强的大云寺钟楼。
到大云寺前经过一座上面写着“钟楼巷”的豪华过街门楼,就可知这大云寺的钟楼在武威的地位了,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大云寺已经不复存在,现今寺院中只是一座高高耸立着的钟楼是属于大云寺的旧迹,寺院中还有几座大殿,有些是异地搬迁而来,不过大家还是奔这座古钟楼这口古钟而来,不会太注意寺院中的其他建筑。
大云寺,原名宏藏寺,为前凉升平七年(363)张天锡所建造。唐载初元年(689)改名为大云寺。西夏时改为皇家寺院护国寺。蒙元时西藏萨迦派首领萨班凉州会盟后改为藏传佛教寺院德英寺,以此为中心创建了藏传佛教凉州四部寺。明洪武十六年(1383),日本僧人沙门志满来凉州朝拜大云寺,并主持募化重修。明代永乐皇帝赐建“清应禅寺”,大云寺至此分为两个寺院,东为大云寺,西为清应寺。后经地震等原因破坏,仅保存原大云寺建筑古钟楼一座。现大云寺是由原古钟楼与外迁而来的火神殿、春秋阁等古建筑组成。
大云寺古钟楼,是大云寺在1927年大地震唯一幸存的完好建筑,上悬有大云铜钟,铜钟通高2.26米,口径1.15米,厚12厘米,重约5吨。因钟体没有铭文,故铸造年代不详,专家从钟体造型和所饰图案分析,认为是唐代铜钟。乾隆二十五年(1761)重修大云寺碑记称此钟“若铜、若铁、若石、若金,兼铸其中,真神物也。如响震之,则远闻数十里---”。
相关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