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北公园是上海有历史有故事的老公园之一。
感到新鲜的是一进大门(西门)就感到这里像是一个茶文化园,从公园外面的大茶壶到入口大道端的陆羽像,究竟公园和“茶”有什么缘分,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其实公园的灵魂应在“宋教仁”,因为有了宋墓才有了今天的闸北公园。
闸北公园不大,处于高架下的噪杂环境之中,但进去后感觉它还有闹中取静的感觉,整个公园不大但精致,它有宋教仁墓,钱氏祠堂等古迹,还是一个市民休闲游乐的理想场所,整体环境比较优雅,绿色覆盖下的公园中有假山湖岛、亭阁草坪,尤其意思的还看到了一个山寨版的“三潭印月”,公园与周边的环境也很和谐并相辉映。
相关背景:
宋教仁(1882~1913)、宋教仁墓,宋教仁,字钝初,号渔父,湖南常德桃源人。中国“宪政之父”,与黄兴、孙中山并称,主持第一次改组国民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唐绍仪内阁的农林部总长,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1913年在上海火车站被刺客暗杀,终年31岁。1914年建墓。6月26日葬于静安区闸北象仪巷。1924年国民党在此辟地百余亩,其中用于墓园43亩,宋墓在园中央,习称宋公园。民国18年上海特别市政府拨款修建宋园,并作为公园开放,后因一二八、八一三日军两次入侵上海而未成。民国35年更名教仁公园,1950年5月28日易名闸北公园。几十年来公园的面积不断扩大但墓园荒冢不堪。在“文革”期间全部被毁。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按原样重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