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属于上海市规划中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经过今天的下沙之行,看到了这个历史风貌区的现状。如今的下沙老镇的确还保留着一条东西贯穿的下沙老街——下沙街,沿街建筑大多像是上世纪中后期所建,但老街的形制还是保存的比较完整,还是能依稀看到很少的老房子散落在街坊之中,不过这些老房子中还没有发现豪宅深院之类。
沿街房屋新旧不等、参差不齐是下沙老街的一个特点,就整体来说,下沙老街还是存在,但从风貌上已经很少能有显现了。
下沙老街原来依托着南边的一条市河,现在除了十字街(众安桥)西边还保留着不太理想的小河外,东边的河道全被填埋并在上面盖起了棚屋,庆幸的是今天看到这一条被填塞的河道中挂有拆违整治的宣传标语,并有挖掘机在开始清理疏通了,看来是下大力气了,前些年一些人为了点蝇头小利人为填河搭屋造园,破坏了环境,现在又要政府花更多的钱财去恢复它。不过这也不只是这里,只不过下沙有点突出罢了。
下沙老街已经看不到完整的老宅院了,周边河道很多成了臭水浜,环境整治看来要花大力气了。有点痛心的是十字街边的唯一一座古桥——众安桥没能保住,倍感可惜。
相关背景:
下沙,是与北边的上沙(崇明岛)相对应。北宋后期,建下沙盐场,其本场设于此,故名下沙镇。它曾是南汇地区最古老的集镇之一,在元代以前是浦东最大的集镇。相传这一带原盛产鹤,因而得鹤沙镇名,现下沙古镇并入航头镇,成为其下的一个社区。

现存下沙老街为红色段,从沪南公路到东河边,北街和南街基本没有老街形制,老街东段原来南边有条市河(黄色虚线),目前已经被填埋为平地,其上盖上房子,目前正启动拆违疏通
这里还烧着蜂窝煤

北木桥(现在是水泥桥)

从北木桥也可进入东片老镇区

顺北街往南
从沪南公路东侧看刚才走过的下沙老街口

路口回看老街

沪南公路正对面还有老街的一个尾巴,今天就不过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