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7 走大团古镇(1/4)

标签:
大团古镇永春西一路定慧寺潜龙桥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 |
分类: 上海专辑 |
大团古镇历史风貌留存在图中的住宅密集带中,现较好保留着老街形制主要有永春北路(河东段)及永定南路的一部分

今天大团之行的大致轨迹

龙港快线走高架,很快,1个小时就从龙阳路地铁站到了大团镇

南芦公路

永春南路南口在南芦公路,(后来在地图上发现在东南140米处还有一条永春南路)

今天大团之行的大致轨迹

龙港快线走高架,很快,1个小时就从龙阳路地铁站到了大团镇

南芦公路

永春南路南口在南芦公路,(后来在地图上发现在东南140米处还有一条永春南路)
大团的街道命名有时还真的让人难琢磨,相距百米的两条街道竟然都叫永春南路。还有很多街道也是这样
顺着永春南路北上
永春中路
永春中路
在接近永春中路/永春东路口处,路西有永春西一路,我顺着永春西一路前走
永春西一路
回看永春西一路


定慧庵,现在叫定慧禅寺



新修的定慧寺



忠武侯王

这里所祭羊山大帝是民间的传说,碑中:“羊山大帝原名李讳(俗称大老爷),江苏崇明向化人,进士出身,生于梁大同二年(536)六月廿九日。陈后主祯明二年(588)农历秋月,因北方受灾缺粮,从南方调运。时任漕官(解粮官)之李讳,由皇上授旨,任运粮正使,去北方赈灾。运粮途中。因遇风浪,恰抵羊山(今小洋山)时逢山民饥荒绝粮,无法生存。李公见此苦境,当机立断,将所运之粮尽发救济于民,使山民免遭一难。事后,李公深感受皇上差遣,南粮北运,如今粮食散尽,有违旨意,难以复命,在羊山之淡水门投海自尽,时年五十一岁。山民为感李公恩德,自发建庙塑像,早晚供奉,以表救命之恩。小庙几经修建,春秋香火不断。在唐贞观一年(627),地方官员与百姓联名拜本上奏李公为民殉职,救命功绩。太宗准奏,命开国元勋大将军尉迟敬德赴羊山督工建庙,并敕封为羊山大帝忠武侯王,经历年历代流存至今。”

羊山大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