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12.17 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7-02-01 14:33:52)
标签:

蒲州老街

叶学程故居

官厅巷

邱清泉故居

邱清华故居

分类: 温州本地区
    蒲州老街,不在温州老城区范围,它长达五里且有悠久的历史,在温州老街中享有名气。据称它始于宋,发展于明清,盛于民初。但由于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这里不再繁荣,尤其近些年受到温州城区东扩的影响,已显衰落,目前已经列入温州市滨江商务区开放地块,被称为城中村,正在全面拆迁,估计不用多久蒲州老街将不复存在。今特意赶去,就想为它多留点定格在2016年底的真实写照。
    纵观蒲州老街,虽然已经不太完整(东西两端已不完整,现只留下主段约1600米和东段“浦东街”不完整的几百米),不过基本上还保留着原来的形制,当然建筑风格早就“丰富多彩”了,老街老宅方面除了能看到几个老门台外,已经很难找到历史遗存了,也许是拆迁在即,现在看到的是一片凌乱。值得一提的是老街中仍然较好地保留着不少祠宇庙堂,如比较古老的玄坛殿,还有一些新建的。老街中的名人如叶学程、邱清泉/邱清华等故居都没能得到保护,比较遗憾。
背景资料(百度):
    蒲州老街,蒲州,因它位于瓯江涂滩边,盛出蒲草而名。蒲州老街,形成于唐,宋时形成街市。明清两代,依靠瓯江成为温州东部重要的商埠和鱼货集散地,街市繁华,逐渐兴盛。完整的蒲州街应该有“五里长街”,分上埠、中埠和下埠三段。据说在九十年代初蒲州老街还基本保持江南水乡风貌,至今在温州城市东扩建设中不但被掐头去尾,四周也遭不断挤压,且处于高楼包围之中。老街现分属鹿城龙湾两区,汤家桥路至蒲州陡门段,2001年后归鹿城区称“蒲州街”,蒲州陡门以东仍属龙湾区,称“蒲东路”(目前已拆为平地)。
    蒲州庙台,“浙江庙台看温州,温州庙台看蒲州”说的是蒲州有很多祠堂庙宇和戏台,据说原来达20多所,至今还留有10来座。其原因是由于蒲州一带历史上是个渔村,为保佑出海平安,建有很多庙宇,蒲州老街也是靠做鱼行而兴盛,从明清至民国初,蒲州老街发展成为浙南地区重要的水产品集散地,曾有三十余家鱼行交易。随着蒲州商业发达民间交流增多,戏台也应运而生,人们习惯把戏台建在祠堂庙宇中,蒲州老街寺庙里就有9座戏台,所以形成了蒲州多庙台的格局。
    叶学程(1827~1894),又名品金,蒲州上埠人,当地名绅。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捐资筹组民团,设拳坛,造船只,置炮铳,带领蒲州人民抗击英国海盗商人对温州沿海村庄的抢掠;咸丰六年(1856)12月,英夷又乘艇侵扰蒲州。叶率众出击,沉敌船数艘,英夷溃退,又俘敌四人,尽杀之。蒲州一役,影响颇大,清廷册封为四品同知。其墓在杨府山,为龙湾区文保单位。
    邱清泉/邱清华故居,位于蒲州街中段的樟树路82号,邱清泉和邱清华是同祖父的堂兄弟,他们的父辈(老二、老三)同住在这个宅院之中。怪不得现在有人说这是邱清泉故居,有人说是邱清华故居,其实都对。遗憾的是当地政府没有打出、用好这充满故事又不同寻常的牌,任其故居破败殆尽。这两个从一个院子里出来,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后来都成了各自信仰或理想中的大人物。
    拆迁保护规划(摘自温州市规划局20161124):(蒲州老街范围的拆迁地块属于)滨江商务区P01-06,规划范围:北至新田路,西到汤家桥路,南临蒲州河,东至会展路,总用地面积为114.61公顷。历史资源保护:市级文保单位玄坦殿,文保点诸葛大宗祠,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登录点太阴宫(西寮宫)、蒲州街水井、蒲州街五显庙、蒲州街姜氏民居、蒲州街348号民居,实施原址保护。蒲州街诸葛氏民居、官厅巷民居抱厦、后庄路10号民居、樟树路叶氏民居、蒲州街叶氏民居、忠义观、方氏宗祠为不可移动文物,其中方氏宗祠、忠义观、官厅抱厦历史风貌和价值较好,若不能实施原址保护,应根据文物部门相关要求处理。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东边绿色部分属于“蒲东路”,归龙湾区,黄色部分是鹿城区,这一带都在“滨江商务区P01-06地块”范围,东部已经完成了拆迁,其余正在腾空、拆迁中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地图上的现有“蒲州街”,西到汤家桥路,东至蒲州陡门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临汤家桥路现在的蒲州街口,原来估计还要向西北延伸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由西往东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蒲州街588、592号,叶学程故居,基本上没有得到保护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院中花岗岩条石铺路,整个住宅已经被搭建得面目全非了,没想到一个蒲州名人的故居会这样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街中水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官厅巷,是有故事的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官厅巷里面的一个门台和院子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这被称为要保护的蒲州“官厅抱厦”,看来也已摇摇欲坠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传说,太平天国期间,曾经一位太后娘娘逃难于此,后来把这巷称为“官厅巷”了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抱厦一角,这厢原为私塾,书院?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官厅巷的这座老宅在蒲州算是有历史的了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蒲州菜场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五圣殿巷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老街北边,原来是河,现在已被填的差不多了,目前是新旧城的交界,估计很快要连成一片了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原来的河道修成了渠道,节省了土地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五显庙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五显庙,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主祀华光大帝(华光大帝名显德,另其兄显聪、显明、显正、显志四人)。清乾隆六十年(1795)重建。1994年重修,并在院内恢复被拆除的戏台(原在街对面)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戏台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新建的戏台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372弄门台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372-6是一座老宅,很快就要拆除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主人告诉我这口水井水质很好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花窗也很讲究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现在都要拆除,很是可惜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街边古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村民引导下找到了位于樟树路82号的邱清泉/邱清华故居,宅院中没有任何说明,大院被搭建改造,整个格局已经改变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樟树路82号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82号后门外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另一座老宅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这段蒲州街经过了拓宽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2016.12.17 <wbr>蒲州老街(1/3)消失前的记录

紧接下篇  2016.12.17 即将消失的蒲州老街留个影(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