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化遗产日,第一站是上海国际饭店。上海国际饭店在我小时候就有印象,那时堪称国内最高楼。人们常用“仰头看24层,草帽都掉了”形容大楼之高。国际饭店除了高,除了历史上的辉煌,还有一个重要看点就是上海城市的原点就在这里,1950年把国际饭店作为上海城市测量“原点”的原因:一是位于市中心区域;二是其建筑高度当时为上海地区之最,方便全市各方位测绘要求;三是酒店享誉海内外。
今天国际饭店对外开放大堂和上面的酒店文史馆。
背景资料(百度):
国际饭店,上海国际饭店(Park
Hotel)地处南京西路,于1934年落成,大楼24层,地面以上高83.8m,钢框架结构,是上海年代最久的饭店之一,有三十年代“远东第一高楼”之称,并在上海一直保持高度的最高纪录达半个世纪。平面布置成工字型,立面采取竖线条划分,前部15层以上逐层四面收进成阶梯状,造型高耸挺拔,是20年代美国摩天楼的翻版。
邬达克(乌达克),匈牙利人,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上海国际饭店的设计者。在上世纪初还有铜仁路上的“绿房子”、大光明电影院、百乐门舞厅、沐恩堂等建筑都和他的名字相联系,从1918年到1947年,邬达克在上海接手并建成的项目不下50个(单体建筑超过100幢),其中25个项目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城市原点标志,是指在城市主城区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地理位置设置的城市地标,它是一个位置(以经纬度标示),并以此为起点计算该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地理距离。
上海大地原点,1950年为统一上海市的平面坐标系统,当时的地政局测绘处对全市进行了三角测量。测量以国际饭店楼顶的中心旗杆为平面坐标系的原点,通过该点的子午圈在平面上的投影为纵坐标轴,由此确立了国际饭店位于上海的“零”号位置。视作上海市的城市原点。也叫“上海大地原点”。

国际饭店侧视

大厦顶旗杆处是上海城市原点


今天对外开放大厅的一二层

转梯上二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