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博物馆钱币馆的一侧,有一个由杜维善、谭端言伉俪捐赠的丝绸之路中亚古币专室,这里展出了丝路古国的钱币,时间跨度约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14世纪间。那时的西域一路王朝更迭频繁,钱币也跟随变更,从这一枚枚小小的钱币可以映射出当年的一个个故事,钱币的演变也见证了当年历史的变迁,它是一段重要的世界史。这里展出的钱币品种繁多,当时形态大多是圆形金属薄片,材质以金、银、铜质为主,制造工艺估计都是采用模压。
本博中图片顺序可能有点乱,主要是当时拍照顺序及对这些背景不了解所致。这类古钱币我还是初次接触,觉得很新鲜于是就多留点记录。
文中直接利用图板图片对展品作说明,这些对当时王朝的描述和古币的断代,无一不是本馆展品的捐赠者杜维善先生的潜心研究成果。丝路古国钱币的收藏和研究是一门很深的历史文化学识,我等这些门外汉还是随便看看热闹罢了。
背景资料(百度):
杜维善,知名收藏家和古钱币研究专家,1933年生于上海,系杜月笙四太太姚玉兰所生最小的儿子,排行老七(杜月笙有十一个儿女)。1951年杜月笙逝世后,随母移居到台湾,在澳大利亚完成高等教育后回到台湾,做地质师。后定居加拿大温哥华。1991年起,杜维善先后7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古钱币总计2128枚,大批珍贵的“丝绸之路”古钱币和中亚古钱币,填补了内地博物馆在该领域的收藏和研究空白。并承担为上博培养专业人才任务。荣获上海市白玉兰奖。
以下是按照展板顺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