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漈这一千年古村,名气虽不是很大,但不管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如以时思寺为主的三古,即古寺、古树和古廊桥,雪花瀑及附近的山崖峡谷。也可能是地处偏僻,所以至今仍没能形成远近闻名的一个旅游热点地区,这次来大漈恰遇春节假期,更少见到游客,不过听说在夏季这里会有很多游客因为避暑而纷至沓来。
由于近些年大漈村的新农村和景区建设并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改造和美化,加上村民的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日常维护,目前整个村貌已经变得整洁美丽。
本篇介绍大漈村貌,大漈诸景点详细介绍见后续篇。
背景资料:
大漈,在景宁县城西南40余公里的高山盆地之中,大漈村海拔有1000米,境内的上山头海拔1689.1米,是景宁第一高峰。乡人民政府驻西岸底村(包括西一、西二自然村)。人口3157人,其中畲族31人。大漈历史遗存有,时思寺为国保文物单位,明代建筑护关桥、胡桥等古廊桥,直径4.47米的柳杉王为亚洲之最,桥三古荟萃的美誉”,是旅游度假避暑胜地。还有明朝银矿遗址,始于明代天启年间的“大济罐”,行销闽浙边境10县山区。雪花飞瀑为“浙江绿谷十佳景点”之一是大漈景色之首,还有上山头的千亩猴头杜鹃景观。2009大漈被评为浙江省十大特色乡镇、浙江省卫生乡。2010年“云中大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大漈获“国家级生态乡”称号,被评为“省级体育强乡”。
桅杆,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产物,古时候一旦考取了功名,就可以在自家大门左右对称地建造两根桅杆,每根桅杆之上可以套斗,套斗数量有规矩,中举人只能套一个斗,称“单斗桅杆”,如中进士,就可套二斗,称为“双斗桅杆”。桅杆多在家族宗庙,屋前或陵墓前竖立,一般高约5至6米,最高可达10余米,底座分四角,六角和八角等样式,秀才底座凿成四角,举人为六角,进士和四品官位以上的为八角形状。杆身圆形,杆尾渐收,旗杆石一般是为秀才表功,石桅杆的原型是笔。

如果真像介绍所说千年以上古树有200多棵,那真是太了不起了
上面就是“大漈玉宇” 道观

五显灵官、玉皇大帝、太白星君

前面是胡桥(胡桥在另篇介绍)

大漈村经过改造已经变得整洁美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