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均古村,也有叫大均古镇,是大均乡所在地。从高演村原路返回景宁县城经过大均,看时间还允许,于是到大均走走,这里被称为景宁的“畲乡之窗”,有一条新修建的很豪华的自行车游道从县城沿溪经13公里一直到这里,据说还是国家4A景区。村东头有一棵据说是唐代古樟,最值得走的还是叫镇龙街的大均古街,老街虽不长,但基本保持了旧时形制,两边还留有些老宅,其中的李氏宅院的门楼砖雕和里面的木雕精美豪华,留下了印象。老街西头是“小溪”,有一座一百多米的镇龙桥(公路桥),桥边有浮伞祠及浮伞渡等,过桥有“演艺中心”,那大概就是“畲乡之窗”了,应该是一处人气较旺的旅游点,我没去。溪边风光很好,一座漂亮的岩石屹立在浮伞渡口,可以上到岩石,山脊叫龙岗山。我是从村东头穿过老街到村西端,然后走镇龙桥到对岸再回返,最后走龙岗山。在大均停留有40分钟。
图片较多,大均的介绍分为上下两篇。
背景资料:
大均,大均乡,清属三都,民国20年(1931)建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大均乡,乡人民政府驻大均村,距景宁县城14.5公里。全乡1104户,人口4165人,其中畲族1524人,占乡总人口34.06%,是畲族人口比例较高的乡村,1984年曾被称大均畲族乡。
大均村,始建于唐末五代初。一千多年来是瓯江支流小溪流域的水陆交通枢纽,商贸经济较繁荣,耕读风尚也很注重,形成了大均人笔杆(写契约、文书)、秤杆(做生意)和竹杆(撑船撑排)的“三杆”文化。明清两代出进士、举人、贡生多名。现成了景宁的"畲乡之窗",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景区。村口古樟胸围达7米,树冠面积达150平方米,因其长于唐朝又名“唐樟”。被当地群众奉为树神,村中许多小孩拜其为亲娘,祈求健康、平安。古街一条称“镇龙街”,长200多米。畲族风情馆展示畲族服饰、民间工艺、民俗、特色食品等。老街中的李氏老宅,建于清中期,光绪年间是首富李光元之宅。

大均是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村

先到村东的“畲族陈列馆”

整木榨油机,机身用硬木质的两块整木(或四块整木)合成,中有凹槽,槽下有眼便于流油。

织布机

村东口广场上的唐代古樟树

古樟成为村民的崇拜之神

李氏大宅
紧接 景宁行 大均古村(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