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天冠说法台”,继续前行,经过百丈岩等,在快到虎贝水库的公路边有岔道,进去百来米就有一个“闽东游击大队成立”纪念碑,也许就是这深山老林才遍布着当年红色足迹。从纪念碑边有石阶到那罗寺。
今天到那罗寺不少人,大多是香客。到那罗寺还要走一段石阶路,从纪念碑开始,我以较快的速度用了十五分钟就到了那罗寺。
那罗寺在一个天然的崖洞中,洞口敞开很高也很宽,以至于身在其中没有洞的感觉。从寺院上面的牌匾可看出这里蛮有历史了。其中的一个石碑上有明万历字样。看到了很多虔诚的信众在点香烧纸,也看到很多人在洞的后壁在抠岩掰石,一些人更是用石头来敲砸岩壁以求得到这里的一块小小岩石,据说这块石头能使尽快生男育女。
背景资料:
那罗寺,被佛家誉为“震旦佛窟”、“仙巢佛窟”,始建于宋开宝六年(公元973),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重建。寺建在在峭壁之下的称“狮口”岩窟中,与位于“狮尾”的辟支寺遥遥相对。“那罗延”是梵语“天上大力神”的意思,佛国里的职能是“护法神”。
摇石卵,不少善男信女到这里焚香朝拜,祈求保佑得以早生贵子,俗称“摇石卵”。若谁家妇女能在寺院壁上剥落一小粒石粒,就预兆她会生男育女。按传统的清规戒律,在寺里所摇得的“石卵”(就是从石壁上剥下的小石粒)务必细心珍藏,要用红绸布包裹好放在贴身的衣袋里,等到生下的孩子上了十六岁,就把“石卵”送回寺里,同时要备好丰盛的酒莱烧香供佛,不许随意丢失。

精确的讲,这段上山用了16分钟,当然是喘着大气上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