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走小若岩景区时顺便走了埭头古村,埭头古村在前些年已经进行了古村的整修和开放,至今还传承着10元的门票制,不过显然已经是属于“姜太公钓鱼”了,来参观古村的人本来就不多,买票的更少了,由于这几年游客趋少,古村旅游业渐渐消失,带来古村的保护也显现危机,现场看很多老宅处于保护不力状态,景点说明牌也不齐全,除了门面的“陈氏大宗”外其他陈列馆也无人管理。看来古村重新回归原生态了,不管怎样,这里的古樟、古井、以及古池边上众多的古民居还是有吸引力的,至少对不是纯粹休闲玩乐的游客应该是这样。
埭头古村,它是楠溪江大景区大若岩景区的一个景点,属于楠溪江两大支流的小源溪地域,这一片的知名度不及大源方向,因为那里有楠溪江的招牌景点狮子岩、石桅岩、龙湾潭、楠溪江源头地区及好几个古村落,不过近年来小源也开发了很多景点,如石门台、十二峰、崖下库以及正在开发的小若岩加上永嘉书院、百丈瀑、五星潭等小景点,在大箬岩附近似乎形成了一个景群。随着这一带整体旅游的发展,估计埭头古村在未来还会随之被推动,重新被重视和看好!
在景点牌子上看到村中的一口方池叫“墨沼池”,为纪念王羲之而建。传说王羲之任永嘉太守时一次路过埭头村,触景生情,挥毫泼墨,随后把笔砚投入村里池中洗尽。这个池子在很多地方都称为“墨池沼”,究竟叫“墨沼池”还是“墨池沼”?从“沼,小池也”看,这里把传说中的王羲之洗墨处称为“墨沼”,“墨沼”的池叫“墨沼池”也对。“墨池沼”也不无道理,因为“王羲之”和“墨池”是一种常见搭配,所以这里称“墨池”小沼叫“墨池沼”也没错。不过总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背景资料:
埭头古村,属永嘉县大若岩镇。古称埭川或埭谷。埭头古村为陈姓血缘聚居,至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全村现有1400余人。埭头村乡村建筑是省文物保护单位。
卧龙岗,据说因其地势蜿蜒,俯瞰如一条神龙盘踞在此而得名。岗上两株古香樟树枝干粗壮,埭头村的古樟树是该村镇村之宝,最大的树干根部直径达3~4米,需六七人才能合抱。

村口古樟

古樟是埭头村的风水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