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4 游昆山千灯——古镇篇(上)

标签:
千灯古镇千墩茜墩少卿山石板街 |
分类: 苏皖专辑 |

老街老宅现在被“浓缩”在图中河西侧的黑色密集区,其中图下面的绿色地块是顾炎武故居及顾园,规模不小

上海地铁11号线花桥出站就有昆山的公交车直达千灯古镇,这里也有公交车直达锦溪和周庄

古镇入口牌坊

要走过一段宽阔的街道

千灯古镇的老街是不用票的,如要进入一些景点则需购票

临近有锦溪和周庄古镇,这一带形成了江南古镇的聚集区

老街入口处三桥连袂而筑,东边单孔方泾浜桥(据说是明代特色?);中间三孔的为恒升桥(清代特色);西边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小木桥(视线被摩托车遮挡)是鼋渡泾桥(宋代特色)。其实这三座桥都是新建的,更看不出分为什么宋、明、清特色。这三桥叫“三桥邀月”
鼋渡泾桥
千灯浦,也叫尚书浦
先走北大街
石板街是千灯的特色
往北比较僻静了
永福桥北的千灯浦
成了绿色的海洋,可这“绿色”非彼绿色,是一种可怕的绿色生物污染
水葫芦,外来入侵物种,原来是引进用来解决猪饲料,现在在南方的河道水塘已经成了独霸一方的猛兽,泛滥成灾,甚至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作为一个旅游镇,连这有数的几个文保碑都搞不好,难以理解
永福桥又名“启秀桥”,俗称“北大桥”,始建明天启年间(1621—1627),崇祯元年(1628)重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重建。花岗石单孔拱桥。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
桥北的水葫芦世界,无尽头的污染
桥南是古镇民居,尚书浦平静如镜
永福桥是古镇最北横跨尚书浦的一座古桥
桥面估计是新修不久
北大街上的顾宅
顾宅虽是文保单位,但还是缺乏保护
这种能横向转动的气窗开启方式很少见到
东西贯穿古镇的少卿路(少卿西路)
大桥往东几百米就是少卿山和少卿苑了
千灯浦,也叫尚书浦
东岸长廊
这种长方形井口的圆井,既可使得打水省力,又可同时多人使用,更增加了安全性,真是一举多得
少卿山遗址,1961年江苏省文物部门将少卿山与山南东弄一并鉴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77年、1983年出土石器和陶器。1984年9月因开筑公路,在山南坡出土玉器被确定为良渚文化墓的随葬品。
少卿苑
“史书记载,苏州以东沿吴淞江两侧有土墩九百九十九个,至昆山南三十里处为第一千个,此地即为千墩”,看来这里应该叫做“千灯源”
少卿苑是千灯古镇区的市民休闲公园
少卿山,明永乐年间疏浚千墩浦,淤泥堆于汶浦阳山。为纪念浚浦有功的太常寺少卿袁复,命名为少卿山。由于镇民长期造屋取泥及公路修筑使该山仅存三分之一。取泥及开挖时发现大批石刀、石斧、墓葬玉器及陶器,经鉴定属新石器时代遗物。
离开少卿苑公园回走,从少卿西路经炎武路绕到延福寺正门
紧接 游昆山千灯古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