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百度百科等):
慧济禅寺,俗称佛顶山寺,始建于明万历年(公元1573年),当时为慧济庵。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扩庵为寺。光绪三十三年又经大力扩建,遂成普陀第三巨刹。全寺占地20亩,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大雄宝殿屋顶用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色琉璃瓦盖成,供佛祖释迦牟尼。1989年建成观音堂。
佛顶山,又名白华顶、菩萨顶,为普陀山之主山。主峰海拔291.3米。朝拜佛顶山是普陀山佛教的传统,每逢观音香会期,来自各地的佛家弟子们从下面的法雨寺沿着香云路三步一拜朝礼佛顶山。香云路是从法雨寺到佛顶山的一条石板路,有1087级石阶,全长约1公里,原为小道,清代改砌石阶。
普陀山观音香会节,又称“普陀山三大香会期”,起源于观音应化诞生或成道等日。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圣诞日、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海内外佛门弟子,不论远近纷纷从四面八方云集普陀山敬香朝拜和参加法会。十八日晚、十九日凌晨达到高潮,上万信众摩肩接踵,三步一拜齐登佛顶山,场面蔚为壮观。全山彻夜灯烛辉煌,讲经诵佛之声通宵达旦。
普陀鹅耳枥,落叶乔木,中国特有,自然生长情况下仅存一株,在慧济寺西侧,被称作“普陀三宝”之一,1932年由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钟观光发现,后经著名植物学家郑万均鉴定、定名。树高13米,主干胸径63.7厘米,侧干32.4厘米,雌雄同株。国务院1999年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现已人工繁育出普陀鹅耳枥树苗。

5分钟左右索道到了上站
下接 普陀山 法雨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