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湖出来走绕城二环很快就到大禹陵。来大禹陵主要是它的意义,作为炎黄子孙应该来瞻仰华夏开祖,再说大禹治水也是孩提就晓得的故事,所以绍兴除了古城、大禹陵也应该要去的。大禹陵古迹不是很多,大多在禹庙,所以最值得看的还要算禹庙。前些年在后山上建的大禹铜像,如从赏风景角度看我倒觉得未必满意,要上一段不短的台阶路,我用了近20分钟才到,遗憾的是铜像平台由于前方树木遮挡视线并不开阔,看来要作为爬山锻炼还是不错的。
大禹陵图片较多,分上下篇,大禹庙单独在下篇介绍。
背景资料:
禹,姓姒,(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是夏朝第一位天子,也称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治水和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禹老少皆知的传说就是他在绍兴娶涂山氏为妻,新婚第四天离家治水。婚后离家十三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夏是中国第一个王朝,禹是夏朝的开国之君,被后人尊为“立国之祖”,史称大禹、帝禹。传说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绍兴市南),即现大禹陵,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大禹陵,现有大禹陵碑亭、禹祠和禹庙等,陵墓确切位置不得而知,一切大概都是传说。禹祠,即姒姓家族的宗庙,祠内有一千年古井——禹井,边上还有“禹穴”碑亭。禹庙,始建于南朝梁初,是一组宫殿式建筑,依山势而逐渐升高,自南而北依次是照壁、岣嵝碑亭、午门、拜厅、大殿,边上有窆石亭、菲饮泉等。大殿脊背间“地平天成”四字为清康熙题,殿中楹联有康熙、乾隆皇帝所赐后人补书。国保文物单位。

进景区大门后前走,路中间有个九龙坛,雾状喷泉比较壮观
龙杠
栓马桩


山上隐约看见大禹铜像

新建的祭坛广场
“大禹陵”为明嘉靖年间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
从享殿前左边可以上山到大禹铜像
路上有很多在建项目

划九州,是大禹的功绩之一
咸若亭,三重檐

禹祠

“禹穴”为清康熙年间绍兴府会稽县知县昝(zan)尉林所书

接着走禹庙方向
紧接下篇 大禹陵之禹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