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出去走走,远离一下城市,换换空气,想起以前在网上看到一些浦东沿海海塘的报道,于是就选择浦东曹路镇外面的沿海堤塘为目标。早高峰后乘630路公交在东川公路金海路站下车,就近走了启明村的龙王庙、看了一段老东川公路上钦公塘遗址,后又慕名走到钦公塘大码头,遗憾的是没看到码头,连大码头的遗迹也没发现,后沿七甲港路一直走到东端,在曹路民兵哨所处上了人民塘,其实人民塘路就建在人民塘上,走到小华江路口再向东走向江边,后一段由于滩涂和芦苇荒草太深,独自一人未敢穿越,在距江沿不到百米处折返,然后原路返回。
这是一条上海郊游的不错线路,带上食物,在江边或人民塘边的树林中野餐、休闲都很惬意,甚至可以到江沿玩玩滩涂,近看长兴岛长江口甚至远眺东海。
今天的目的也就是出市区练练脚,走了10公里,沿途感觉不错,田野、小河、树林、江滩不同景色,尤其是人民塘的一段,绿荫大道、整洁幽静、空气清新,一路几乎没遇到什么车,确实远离了城市的噪杂喧嚣,随塘河(紧贴人民塘西侧,可能是建塘挖土形成的)边更有一番野趣。当然还有一些人文景观如龙王庙、钦公塘遗址、钦公塘大码头的内船闸遗址等也值得看,今天的独自一路,边走边看更显轻松。
一些开发建设起步较早的地区,由于缺乏对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所以现在大多被破坏殆尽,如今天的龙王庙,全新的只剩下一堆石狮子还看的出有点历史,钦公塘,也只有短短的百余米地段能依稀体验其原址,“钦公塘大码头”更是徒有虚名,我今天也就是冲着公交站牌中“钦公塘大码头”而动心去化心思寻找的,遗憾的是这里既看不到钦公塘又没见到大码头,只能从心里去想象或揣摩在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唉,失去的将永远失去了。
背景资料:
曹路镇,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2000年由顾路镇和龚路镇合并而成。
龙王庙,位于曹路镇启明村,东川公路金海路交叉路口,紧邻钦公塘。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清光绪二年(1876年),当地百姓为纪念当时修建钦公塘功臣南汇知县钦琏,在龙王庙左侧增建“钦公祠”,并将钦琏像供奉在龙王庙内。解放后龙王庙被废,一度改做小学堂。1988年修复时,将龙王庙和钦公祠合为一处,还称“龙王庙”,供奉龙王、钦公、鲁班等像。每年农历十月十五、十六两天举行庙会,俗称“钦公会”。
钦公塘,明万历十年(1582年),浦东地区遇特大浪潮袭击,海水漫过里护塘一丈多,故在万历十二年(1584年)修筑里护塘的外捍塘。清雍正十年(1732年),浦东海岸遭大风潮,冲决海塘,造成巨大灾难。南汇首任知县钦琏奉命带领民众重新修筑了“外捍海塘”,后来,人民为了怀念钦琏的功德,称此海塘为“钦公塘”。钦公塘南北走向,起点与里护塘一样是浦东南跄口,经合庆,蔡陆,施湾,从黄路进入奉贤,在四团五墩附近和里护塘相接,海塘全长30.8公里。后于乾隆十二年至十四年间重筑一次。由于长期滩涂淤积外延,后又在其外修筑人民塘,钦公塘失去其悍海功能,1972年钦公塘被夷平放宽,大部分的川南奉公路就建在钦公塘之上。前些年原钦公塘上的公路进行了拓宽和裁直成了省级干线公路,目前只能在一些被裁出的弯曲路段上还能看到钦公塘原状,在启明村的老东川公路上看到就是现存不多的宝贵的一段钦公塘遗址。、

今天徒步的轨迹

庙后面就是难得剩下的一段只有几百米长的钦公塘遗址,即老东川公路


这段遗址可要好好保留了
这位大姐带我走了不到200米右拐,说这河边就是以前所说的钦公塘大码头

并指向对岸突出的平台说,“这就是过去七甲港的内水闸遗址,外水闸在下游不远,现在已经难以看到痕迹了”
突出的黄色栏杆平台是内闸的遗址,大码头应该还在里面

我顺河走了不远,路边依稀能找到一些老房子的

虽然不远宽阔公路上穿梭着集装箱汽车,但这里还是显得离现代气息还稍远一些

这一带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钦公塘大码头,可惜现在成了个虚拟的大码头了

顺河往前走了一段,问了路人也不知道当年的老码头在何处,大树下?

回到东川公路,这是七甲港东川公路桥

传说中的外闸应该就在这一带

随后我就顺着七甲港路和这小河向江边走去
紧接下篇 七甲港路、人民塘
加载中,请稍候......